以“三开放”推动后发赶很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南省汝城县正经历着发展过程中的“爬坡期”,同时也是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实现破解难题、后发赶很的选择,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借外力培育产业,靠开放激发活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撑杆跳”、“跨栏跑”。
用开放的思路谋划发展
当前,随着东西走向的厦蓉高速和南北走向的湘深高速等交通大动脉的修建,加上现有国、省道交通干线,汝城将成为湘粤赣边际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也将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中国目前活跃的经济板块连为一体,同时,汝城是三省边际县市区中各种资源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资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空间,可挖掘的经济潜力很大。今日的汝城百业竞兴,商机更胜一筹,已经步入了潜在优势的释放期、“高速时代”的机遇期、投资兴业的黄金期。
为此,我们积很抢抓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34条先行先试政策以及汝城交通枢纽地位即将形成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发展思路,即要把汝城建设成为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着力打造开放汝城、活力汝城、生态汝城、文明汝城、和谐汝城。这是切合汝城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和区域合作发展前景的定位。我们将围绕这一发展目标,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努力推动汝城在湘粤赣边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脱颖而出、出众发展。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各项发展规划的科学编制工作,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高起点编制了城建、矿业、农业、旅游等规划,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规划体系,为汝城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开放的环境承载发展
以打造效能环境县为目标,努力创造创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以良好的环境聚集更大的产业和更多的资本。一是破除交通瓶颈,放大区位优势。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力争三年内形成以厦蓉、岳汝高速和106国道、324省道为出境动脉,以通乡、通村公路为流通血管,“对外大流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网络,进一步放大“毗邻粤港奥,连通湘粤赣”的区位优势,将汝城打造成湘粤赣边际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湘南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韶赣郴“红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示范窗”。二是建设宜居城市,放大生态优势。以建设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四宜”城市为目标,一方面切实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南延北扩,东进西拓”战略,逐步形成中心带动、轴线辐射、组团推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力争到2030年县城规模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20万左右,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步伐,坚持严格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大力实施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3年内使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4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让汝城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气候更舒适,环境更宜居。三是打造投资洼地,放大政策优势。用好、用活省委、省政府支持郴州先行先试“34条”及省级工业园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汝城经济开发区以标准化厂房、道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拿出的资源、的项目、惠的条件与投资方合作,把汝城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产业承接的示范园区。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大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真正落实全程代理制、委托代办制,为客商提供投资兴业的“绿色通道”,使汝城成为服务、审批简、效率快、收费少的地方之一。
用开放的经济推动发展
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科学跨越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有后劲的企业,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加快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在推进新型工业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抓好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建筑材料等工业项目,打造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引导矿产加工企业兼并重组,推进矿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升级延伸,力争形成年产值过50亿元的钨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全县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推进生态农业上实现新突破。抓紧规划建设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抓好高山无公害蔬菜、水果或干果、茶叶、油茶、苗木兰花以及动物**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企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创建,积很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快构建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力争3年内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企业,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新增农业产值6亿元的目标,努力把汝城建设成为粤港澳高山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
小编点评:在推进旅游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围绕打造中国旅游城市、中国养生之都的目标,着力培育旅游产业,重点推进汝城温泉、九龙江森林公园的整体开发,把生态观光、温泉休闲、理学溯源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精心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目的地,叫响“山水绿色家园,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一篇:伊川产业空间布局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