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搞”的90们对服装的要求
- 黄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转:杨晶代表了一部分90后的消费观,他们的消费观与80后、70后有何不同?商家如何瞅准他们的特点做营销呢?
北京服装批发市场杨晶的父母都是60后,事业有成,家庭也比较宽裕。女儿上了大学,终于不用整天穿着单调的校服了,所以母亲经常带着她到百盛、sogo等商店里逛街,买些服装,想给女儿打扮得时尚些。
事实上,上述创意很多都是网友们在聊天中不经意间来的灵感,被一些设计师甚至是喜爱恶搞的网友们自己搞定的,而一些商家则早早找准了这些人的灵感。比如时下流行的一种饮料名为“这样紫”,源自于网络流行语“酱紫”(这样子),官方网站上这样解释它的品牌初衷:“我们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出发,抓住目标人群的特点,开辟新角度的营销之路。因此我们思考什么是影响现代人生活形态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网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互联网渗透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对于商家来讲,抓住了‘网络流行’就等于抓住了巨大商机。”
事实上,杨晶所谓的设计要求不过是在衣服上印些个性的文字、图案,属于附加服务,但这正是她所看重的。
他们不仅在互联网上找自己喜爱的产品,“搞”产品也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疯果盒子”是杨晶喜爱的酷店之一,是这里的常客,偶尔也会买一些创意产品,但是她更喜欢借助疯果的创意,结合自己的喜爱diy一些产品。“现在主要是能diy自己喜欢的产品的地方太少了。”
原本以为他会成为阿迪的忠实粉丝,然而经常逛运动品牌商店的他总是看到谁家的设计有个性就会买下,甚至是一些不的品牌。“管他什么牌的呢,只要有个性好玩就行。”
90后中有很多“宅男、宅女”。记者采访了一些90后,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哪怕是坐公交、乘地铁,也会用手机上网,聊天,很多新产品、新优惠往往都是朋友间靠即时工具传播的。
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张晓敏从没用过qq,一直是用msn跟朋友们沟通,但是现在她不得不改用qq了,“90后们都在用,你到一些90后创办的qq群里,有时候整屏的对话都看不懂说什么,还有很多有个性的贴图,比如一只卡通小鹿悠哉游哉地从屏幕右侧走到左侧,就代表‘路过’,一个表情是‘囧’的大鸭梨代表自己压力很大,你不在这里待着,人都落伍了。”
她常光顾的一家店主要经营diy式的t恤,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要求印制图案,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传给对方经过处理印在t恤上,而商家提供的t恤图案也非常出位:活灵活现的整只老虎穿在身上、猫抚摸着小鸟说“乖孩子”……很多流行的网络贴图都能找到。
90后的这种消费观与80后有着很大的不同。80后往往对某一品牌有着的钟爱,很多女孩的衣柜里,同一品牌的服装能占据大半个衣柜,而且可以滔滔不地向你讲出这一品牌的总体风格,每年设计师根据流行元素在总体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加了哪些变化等。甚至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对某一品牌或某几种品牌钟爱着。
“你们懂什么?这个椅垫叫‘靠谱’。”杨晶不屑一顾。
主要挂在互联网上
设计师张晓敏曾经设计过一系列的小饰品,深受90后们的喜爱,她告诉记者,设计的很多创意都来自于互联网,“搞定互联网流行元素,就搞定了90后的心”。
很多90后从不对品牌有什么更深刻的印象,即便有,也很容易移情别恋。喜爱看mba的90后张天童一直是阿迪达斯的粉丝,得知喜爱的球星穿的鞋开售,总是很早就去购买,有时甚至为买一双鞋辗转几家商店。现在家里的阿迪鞋少说也有几十双,有些仅穿过一两次,因为限量、设计有个性等,就放进书柜中当上了陈列品。
记者打开了该店网页,发现商家经营的t恤均来自一家名为北京圆领部落服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但是杨晶却只知道该店出售的产品和服务,并不知道品牌是什么。
即将上大二的杨晶这个暑假经常闷在家里上淘宝,而购回的服装、饰品千奇百怪:大大的椅垫正面是个巨大的“靠”字,而背面是一排排五线谱,她经常把这个巨大的“靠”字摆在正面,父母对她的这个行为很烦感,觉得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摆个脏字的椅垫像什么话?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冬天跟随欧美街头时尚服装走 下一篇:美国80后为何更爱买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