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部制”的优劣势分析
- 刘小姐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事业部制”是指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它表现为,在总公司行业实力品牌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是一种分权式管理结构。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即多单位企业、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
事业部制早起源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本世纪20年代初,通用汽车公司合并收买了许多小公司,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而内部管理却很难理顺。当时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P·斯隆参考杜邦公司的经验,以事业部制的形式于1924年完成了对原有组织的改组,使通用汽车公司的整顿和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实行事业部制的典型,因而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
当时,斯隆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经理行业实力品牌。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行业实力品牌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与其他很多管理模式一样,“事业部制”也是一把双刃剑,优势和劣势并存。
从产品线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衔接的角度上看,事业部制将有利于各产品线的顺畅运作。此外,事业部制的优势还在于,每个事业部能灵活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有良好的适应性;行业实力品牌层摆脱日常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决策机构,同时各事业部发挥经营管理的积很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各事业部自主经营,责任明确等。
但事业部制同样会面临问题,如在事业部自主权扩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管理失控;横向事业部之间协调难度增大;增加经营管理开支等。
小编点评:“事业部制”的优劣势分析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在线旅游商旺拼春节低价机票 下一篇:网站广告成本暴涨B2C转战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