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用工业灶做香农业饭
- 蔡文丽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家住太湖县江塘乡龙山村30岁的青年韦王华,2006年下半年回乡办起了服装厂。像他这样领办企业的,已带动了全村2000多人进厂上班,由农民“转”成了工人。
江塘乡根据近几年发展态势,通过土地整理10000万亩加快了土地流转,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全乡有15600亩土地进行大户租包,一部分租地农民返聘作为产业工人。此举不仅实现了高价值作物的规模化种植,而且不少农民比种粮食增加年纯收入8000多元。出现这一成效,是太湖县大力推进土地整理与土地流转的结果。
太湖县拥有耕地17.8万公顷,是一个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业县份,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靠外出打工,留守在家中的大都是老弱妇孺。一到农忙,外出打工的劳力就得回来当帮手,由此出现的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土地撂荒不甘心、农田散乱经营效益微薄等诸多问题,不仅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而且使众多企业也损失惨重,患上了用工“恐慌症”。针对这一现象,太湖县从转换经营主体入手,大力引进农字号企业,全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使土地向资金、科技等实力雄厚的涉农企业、种田大户集中经营或托管经营,在加速推进土地流转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农田效益化。
让涉农企业唱主角,是太湖县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该县以优惠政策、合作共赢等形式,引来50多家“农字号”企业,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就有33家。在土地流转中,新仓镇还规划建设了观光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和有机**场。采取租用土地的方式,引进大型**小区,开发连片规模高价值农业。该县以“工业灶”做香“农业饭”,通过强化服务、政策扶持等措施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农业企业,实现了农企双赢,互惠互利。
为加快土地整理与流转,太湖县科学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农村低产出土地登记造册,建立土地资源库。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渐进式推行土地连片出租承包入股或有偿托管经营。江塘乡还对各村土地流转信息及时发布,小本帮助流转双方进行土地价格评估、合同签证和档案管理。
小编点评:截至目前,太湖县土地流转已达45万亩,发展大型产业集群14个,成立了120多家新型专职合作社。随着土地流转,在土地经营主体改变的同时,数万农民也实现了角色转换。该县通过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机制,不仅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效益化,而且使5万农民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传统农业鼓起渤海农民腰包 下一篇:发展大交通 铺就涨腰包不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