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走出老区现代农业发展路
- 李旭豪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魏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近年来,旺苍县在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经济工作中,走“循环经济发展、产业联动共赢、草根银行互助、风险保护护农”的特色之路,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南阳片区、张华宋水、双汇汶水等90个生态小康新村,黄 (洋)金(溪)线新农村百里示范长廊建设的迅速崛起,印证了老区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程上的创新精神。
循环经济 村民人均增收千元
1月10日,村主任朱满德告诉笔者:“推广标准化喂养后,每头生猪育肥提前了一个月,降低喂养成本近40**。利用生猪粪肥推广沼气后,一家三口人一年节约煤气燃料费144**。过去种植水果、水稻、玉米主要靠施化肥,现在全村80%以上耕地和600亩椪柑追肥都以有机肥为主,仅此一项全村可降低生产成本70多万元。”
张华镇宋水村通过推进“畜-沼-果”、“畜-沼-菜”的农村经济循环发展模式,很快“小有名气”。2010年,宋水村村民普及推广 “畜-沼-果”+“畜-沼-菜”循环发展模式后,小区生猪总量增长了10.6%,产业规模化效益增长了15.8%。到年底,村里生猪出栏可达4900头,产值可达49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9**以上;碰柑可增收36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2**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5%……
产业联动 多种身份多种腰包不瘦
东河镇南阳村村民何大明没想到自己的地道农民身份转眼增加了另外两个 “名片”:他是东河镇南阳水果合作社的股民,也是南阳万亩果草畜园区的产业工人。
老何坦言,“名片”背后的“创收”才是“刷新”自己身份的动力:今年他以2.5亩的好水果园入股,可分红650**,‘二次奖励’186**;家里2个人在园区‘当工人’的“工资”腰包不瘦3.78万元;家里的“农家乐”一年腰包不瘦2.65万元,加上养猪、养鸡,一年下来腰包不瘦可突破8万元……
南阳山在2002年开始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动发展之路后,随着园区公路、机耕道、入户路、引水渠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推进和“种-加-销”产业链条的形成,园区已形成好水果、生态畜禽喂养、城郊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万亩果草畜科技生态示范园区。
目前园区已发展星级农家乐15家,“观花—摘果—爬山—玩农家乐—观生态喂养”的休闲产业链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巨大效益。园区去年旅游腰包不瘦达到1.56亿元。
互助资金 村民搞喂养有底气
贫困村民想发展家庭喂养等涨腰包不瘦项目缺钱怎么办?
旺苍县2006年底开始成功试点推广的互助资金项目为山区贫困村民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
村民自愿加入互助社后,向互助小组提出小额贷款申请,互助小组经讨论确认后报村互助项目理事会审批,然后按程序发放**;村民实行分期等额还本付占用费。
龙凤乡锦旗村村民唐光宣靠互助资金的帮助,发展起了家庭经济,曾经寂寥的农家小院里不时传来鸡鸭欢快的叫声。“今年初我向互助金项目**50**买了一批鸡、鸭和几头猪,现在已出栏180多只,2600多元;出栏生猪6头,100**左右。加上包产地里的粮油腰包不瘦280**,劳务腰包不瘦2.6万元,这样我一家5口人,年人均腰包不瘦近650**”。
到2010年底,全县已成立互助社86个,13505户农户“入社”,累计发放**1454.32万元,还款率跳高;今年项目区农民户均可增收180**以上。
为有效降低农民发展种养产业的生产风险,该县从2006年开始按照7∶3的比例,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建立了200万元的蚕桑风险,专门“经营”“护农业务”。
“企业+政府+农户”、“保险公司+农户”等农业风险保护模式一经“试水”,就激发了种养大户们的积很性。2010年,全县有1.2万养蚕农户与蚕桑企业、专合经济组织签订了生产合同。
小编点评:今年,该县把农业政策性保险纳入各级部门 “公共目标”考核内容,农业政策性保险从水稻、玉米、能繁母猪又扩大到种子、茶叶、烟叶等领域,全县农民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达到4.5万户,资金总额达到560万元。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大自然珍禽** 圆你涨收入梦 下一篇:规模**催生现代化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