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衣业的前景
- 黄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面对在数量上的限制, 香港厂商现正制造更高质素及增值额更高的出口产品。
由于保留业内工人及聘请新人遭遇困难, 制衣业因而需要长期的人手计划及发展, 使业内有足够的技术人手, 应付未来的需要。
香港制衣业的长远发展, 端视其是否有能力制造增值额更高的产品、实施生产多元化和开拓新市场。本港厂商深明这点。日本在很多出口制衣产品的厂商眼中, 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 而厂商已经在日本展开深入宣传活动。另外, 由于人口众多而居民生产日益富足, 中国是本港制衣业厂商已开始进军的另一个庞大市场。其他活动如东南亚、东欧等, 亦有前景。
由于近年来香港劳工短缺, 地价及租金飞涨, 部分本地厂商已经将劳工密集的生产工序, 及较低档和不受出口数量限制的产品的制造工序, 迁往中国进行。不过, 如果终产品要输往实施限制的市场, 可迁往香港以外地方进行制衣的工序, 则受香港产地来源的要求的限制。如果产品在香港制造而部分在中国加工, 香港**贸易署现负责执行一项特别外地加工安排, 支持只有符合香港产地来源规则的产品, 才取得香港产地来源资格。
乌拉圭回合有关纺织品及制衣品之协议将在一九九五年实行, 根据这协议在未来十年内, 过往受制于多纤协议所签订的纺织品双边协议的数量限制, 将逐步放宽。预期在该十年协议的后期, 始会放宽有实质贸易利益的产品的限制。因此在未来数年内, 这协议对香港制衣业架构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微乎其微。制衣业的生产会继续以香港为基地, 但为保持竞争力, 产品亦会继续转向核心及集中于生产高品质成衣。由于纺织及制衣业所受的数量限制, 将于该协议的后期逐渐大幅放宽, 相信届时制衣业在结构上将会重组; 并会把简单的生产工序迁往低工资地区, 而在香港维持一定程度的生产, 以便发展产品及培训管理及技术专才。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香港制衣业限制因素 下一篇:服装面料应该如何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