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 “煤海”大变样
- 邵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珠珠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芦文杰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思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地处湘中腹地的涟源市,拥有占全省储量十分之一的煤炭资源,有“湖南煤海”之誉。涟源又是我省“产粮大市”、“生猪调出大市”、“长株潭”好蔬菜供应基地。
近年来,涟源市走由“黑”变“绿”的转型之路,将雄厚的工业资本与农业的传统优势效果对接,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将弱质农业发展成为新的产业支柱。
如今,涟源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4家,建成了各省市的安格斯种牛繁育基地和全省的软籽石榴种植基地,自主培育出各省市绿原酸含量的金银花。
土地流转促农业集约经营
租赁、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有序流转,为涟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2007年底,龙塘镇率先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所,引导习惯于“单打独斗”的农民以合作社为组织形式,大规模租赁土地集中经营。2010年,龙塘镇11户种粮大户组建的金鹏种植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上万亩,他们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购置成套耕收机械,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种粮效益提高30%。
土地流转带动农业专职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目前涟源共有专职合作社108家,会员达3.7万人,近3年来,参与合作社的农民人均年增收很过300**。
合作社的兴起,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农业机械化,巩固了“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市共有7个种类的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9个种类的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18万亩。突尼斯软籽石榴、黑香鸡等尊贵品种成功引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2万千瓦,农机服务总产值达到5.8亿元。
“煤老板”转身投资现代农业
越来越多的煤炭开采企业主投资现代农业。
多年开办煤矿的姚德仁与金银花的结缘,成就了一个煤老板成功转型的典范,同时使涟源成为全省的金银花种植地。如今,姚德仁的种植基地已经达到12000亩,所培育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达12.3%,几乎是其他品种的两倍。他开发的金银花系列饮品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
同样是“煤老板”出身的刘飞,投资6000余万元,在龙塘镇承包上万亩山地,发展珍稀苗木繁育、食草动物饲养、观光、休闲生态农庄。在经营过程中,他将煤炭贩销、房地产开发的管理经验巧妙移植,建立起合理控制成本,有效提效果率,准确预测市场,积很调动员工的运行机制。
从事矿业开发的周铁中兄弟投资1000多万元,在桥头河、七星街、枫坪等地承包1000多亩山地,建起以花卉苗木种植、生猪标准化喂养、特色水产喂养为主的农业科技园,把科技园办成了新品种展示基地、新技术示范基地和效果益引导基地。
而在现代农业领域取得成功应该是五江轻化集团。该集团投资4000万元兴办以肉牛繁育、加工为主的天华牧业,通过与的技术合作,从加拿大聘请畜牧导师,培育出了增肥快、肉质好、出肉率高的新品种湘中黑牛。2008年,经都说,湘中黑牛成为奥运村指定牛肉。
小编点评:近3年来,涟源从煤炭等行业转型投资农业开发的共有21户,累计投入资金12亿,带动“牛、肉、菜 、林”四大支柱产业年均增速达6%,形成产供销紧密衔接的现代产业,“肖老爷”食品、“湘林”调味品、“富田桥”豆制品等一批绿色品牌声名鹊起。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导师提示有节制的吃火锅 下一篇:急群众之所急 想群众之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