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跃:奶牛**大户的涨腰包不瘦经
- 李芳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阿锦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敏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洋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泳麒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吕雪燕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龙蟠村位于白龙桥镇东南3公里,据史载,村庄建于元朝,因村内有两条溪流如两条蛟龙,遂命名为“龙蟠”。提到龙蟠村,人们先想到的通常是它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自2005年初完成村庄整治后,该村环境焕然一新。溪水穿村绕巷,流布全村,6座造型不一的大小桥梁横跨在婉转迤逦的溪上,形成“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桂花香”的美丽画卷,有金华的小“丽江古城”之称,还被评为金华市魅力村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但是人们通常忽视一点,它之所以会被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不仅因为它环境优美,还因为它合理的产业结构——龙蟠村是远近闻名的奶牛喂养专职村。
近日,记者沿着绿树成荫的通村公路走进龙蟠村,只见几处喂养场内,成群的黑白花奶牛或觅食或饮水,有的悠闲地踱着步;喂养户们或挤奶或料理卫生,一片繁忙……在这里,记者认识了该村的奶牛喂养大户徐跃、唐海英夫妻俩,他们养了130多头奶牛,每年有二三十万元的纯收入,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唐海英告诉记者,他们养奶牛已有20多年。1982年,改革开放之风吹过江南大地,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增收,但徐跃另辟蹊径,养起了奶牛。据徐跃回忆,他养的头奶牛是从江西南昌买回来的。起初,他只养了一头奶牛,然后慢慢总结经验,逐渐扩大喂养规模。自1990年开始,中国牛奶市场兴盛起来,此时,徐跃的喂养规模也不断扩大。
奶牛多了,牛奶的销售就成了问题。“我们的牛奶都是整体销往佳乐公司的。”唐海英说。1995年,为拓宽牛奶的销路,徐跃决定到各大乳业公司推销自己的牛奶,他们看中的家公司就是佳乐乳业。“因为佳乐是**,那时候觉得**比较可靠。”徐跃说。于是他们就找到当时佳乐乳业的基地科长陈建华,向他推销自己的牛奶。没想到徐跃这一步走得非常顺利,陈建华马上就答应定时收购他的牛奶。销售之路一打开,徐跃、唐海英的奶牛喂养事业便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突破了100头的规模。当年,徐跃还组建了龙蟠村奶站,帮助村民整体把牛奶销到佳乐公司。
“佳乐乳业之所以会收购自己的奶主要是因为奶的质量好。”徐跃说,“从此我便坚定了质量取胜的信念,从、卫生、用药等多方面严加管理,进一步提高牛奶的质量,凡病牛产下的奶都坚决处理掉。这样,我的牛奶质量都很高,所以,十几年来一直保持不错的销路,喂养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近几年,奶牛市场大起大落,许多奶农的积很性都受到了挫伤,对奶牛喂养前景心存疑虑。然而,徐跃、唐海英夫妻俩却对奶牛喂养依然痴心不改、情有独钟。“我们现在正在寻思如何扩大喂养规模。”唐海英这样对记者说。
小编点评:龙蟠村其他奶牛喂养户也和徐跃、唐海英夫妻俩一样,正继续牵着奶牛在小康之路上前行。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渔业示范基地成为示范典型 下一篇:河沟** 效果规模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