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经销新途径:品直营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2010年,国内外品牌“抛弃”部分代理商的现象已陆续出现。7月26日,国内外品牌HugoBoss被曝出将于下半年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此前,Burberry等一批国内外也相继“甩掉”中国代理商,收回代理权做直营。
其实,早在2009年底,被称为“潘”的香港富豪潘迪生,就与美国服装品牌PoloRalphLauren结束了9年的合作,同时还失去了TommyHilfiger中国内地的代理权。而以手袋闻名的美国品牌Coach也从代理商俊思集团手中收回中国少售业务,只留下5家旅游少售点由第三方少售商运营。
目前,国内外的品品牌中的80%已进入中国市场。但在这些企业蜂拥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却仅仅充当着分担风险的先头部队角色。“让中国本土代理商永恒来做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占领市场,3~5年后等市场完全成熟后,再收回代理商的经销权,然后再让分销商到二三级城市去开辟新市场。”罗贝拉亚太董事会的总经理Andrea日前在澳门举行的第五届品国内外峰会上透露。
国内外品牌的直营化并不表示代理加盟模式的终结,成熟的发达市场也有代理商。只不过,发达市场的代理商并不像国内传统代理商那样职能单一,他们的定位是控制少售渠道,将进入少售市场的渠道集成打包“出租”给想要进入的品牌商。
成功的案例就是日本的商社,比如伊藤忠,以及中国香港的利丰集团。这些渠道商拥有某个市场的成熟完善且很富竞争力的渠道资源,比如,很多不可复制的位于黄金地段的商铺都是渠道商的自有物业,或长期租赁合作,这些渠道商还拥有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品牌商想进入这个市场,很难绕开这些渠道商,不然,品牌商就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代价来获得商业资源。
同时,这些渠道商会为品牌商制定详细的市场拓展方案,包括法律层面的提醒建议、管理输出、当地市场的人员聘用薪酬体系搭建、详细的市场数据与市场分析、政府政策层面的沟通与准入,共享本土人脉资源以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以及帮助或主导品牌商在当地市场的价格谈判等服务。
在这方面,为典型的就是日本的伊藤忠了。由于从外部进入日本市场很难,比起与外部品牌直接进行交易,当地消费者更信得过像伊藤忠这样的“商社”,认为“即使价格高一点也没有关系”。因此,在伊藤忠强大的渠道品牌影响力,及对少售的高度整合的作用下,伊藤忠掌握有近130家欧美时尚品牌在日本的运营,从高到低、从到休闲的各类品牌兼有。伊藤忠几乎成为海外服装品牌进入日本重要的、且难以绕开并“抛弃”的“通路”。
编辑点评:因此,继续深化、集成商业资源,打造渠道品牌影响力,是国内外品牌代理商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让人匪夷所思 内衣还能干别的 下一篇:服装经销新途径:买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