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农民“借”出一条涨腰包不瘦路
- 赵强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夏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男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焕廷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苑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阿锦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如果单靠自己投资,我这个养鸡场根本发展不起来,有了外地有实力的**户与我合作,才使养鸡场快速运转起来。”家住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村的养鸡户刘仁全对记者说。在当地,像老刘这样选择到外地招商引资“借鸡生蛋”的农民越来越多。
几年前,刘仁全经过多方考察,认为发展本地溜达鸡、笨鸡蛋是条有前景的涨腰包不瘦路,但因受资金制约,养鸡场迟迟发展不起来。无奈之下,刘仁全拎着几只自家养的溜达鸡到外地的**户家中“游说”,寻求有资金的**户与他合作。终,大连市的一户肉食鸡**户出资与他在村里承包了一片河滩地,共同**溜达鸡。现如今,刘仁全的养鸡场年腰包不瘦近10万元。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岫岩县的很多农民通过学习借鉴,琢磨出越来越多的涨腰包不瘦“妙招”。前几年,老曹承包了200多亩果园,但是由于技术不到位,水果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一直不高。老曹为此多方探访,终在吉林省的一家农科所“借”回了果树**技术,农科所为他进行技术指导,费用“秋后算账”。“以前都是遇到问题雇人来解决,效果不是很好。现在好了,连技术都可以‘借’了。”现在不少农户都开始像老曹这样,将技术收费与效益挂钩,根据效果付费。
小编点评:不久前,岫岩县兴隆办事处的200多名农民参加了特色农业科技培训班,小到土壤测评、品种选择,大到国内外国内市场各类农作物的价格走势,专职人员都详细地向农民进行讲解,并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一位参加培训的农民告诉记者:“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需要掌握的涨腰包不瘦知识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有些暂时用不上,可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北京启动畜牧业五年规划 下一篇:供需前景利多 美豆粕反弹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