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步入“后4S时代”
- 余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小姐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关磊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3060368048郑磊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日前,Motorlink就当前的汽车销售模式问题采访了新华信总裁兼CEO林雷先生。他进行了大胆的分析和预测,认为现在的4S店模式已经到了变革的时候,下一步将会很快转变成“旗舰店+3S+2S+1S”的混合销售模式。
4S模式已不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
Motorlink:我们都知道,林雷先生在汽车行业有多年的分析研究经验,在您的眼里,目前中国的汽车营销渠道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它的发展前景又是怎样的呢?
林雷:根据新华信长期以来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汽车行业的渠道领域在未来三年内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革。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阶段来看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从90年代后期开始,整个市场格局是以车型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也就是产品竞争;从2000年到2003年这四年间,逐渐形成了以“4S”为核心的销售体系;再之后到2006年,这几年市场竞争的核心手段主要是品牌竞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竞争重点。经过我们分析认为,这个时代的重点又转移到了渠道竞争,很多现象表明,现在4S渠道的效率已经发挥到了很限。
Motorlink:是什么原因让4S渠道的效率发挥到很限的?到达很限后又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呢?
林雷:在4S渠道发展初期,有很多原因让它受到了重视,如4S的销售能力、服务能力、普及能力,也就是到各地的渗透能力等都很强大,这些因素都促使4S店在各省市各地快速复制和发展起来。
但是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4S渠道已经发挥到了很高的效率。那么厂家希望4S店进一步发挥更多的效率,则难度会变得越来越大。
作为厂家,肯定对经销渠道有许多希望:希望销量进一步提升;覆盖的区域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等等。这时就会出现几个困境,一是难以招募到一定数目的经销商;二是经销商依然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是现在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在一线城市布局了,希望销售网络能够扩展到地级市,甚至是一些发达的县级市。
Motorlink:我们看到,有些厂家其实拥有数量很多的经销店,但还是觉得不够多,希望继续扩充数量以促进销量,这是为什么呢?
林雷:如果拿国土面积和市场规模相比,其实我们的网点数量并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销售网点分布不均匀,比如东部沿海地区过多,西部内陆地区则不多。这种表面看似过多只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多,大家都一窝蜂地扎堆在一级城市,其实很多高速发展的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却被忽略了,很少布局或者干脆没有布局。这个缺憾同时也说明,4S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了。
汽车销售新模式:旗舰店+3S+2S+1S
Motorlink:既然4S模式已经到达很限,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销售模式可以替代它呢?
林雷:所谓4S模式,是指销售、售后、少部件和信息反馈一体化的概念。因为厂家发展4S的重要原因,就是要给消费者树立一个品牌概念,用统一的服务模式、统一的消费标准来培育用户的消费观念。但汽车市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消费者已经很理性了,很多人已经非常了解车,不需要再用4S进行教育了。所以品牌的宣传功能也不再依赖于4S,而会转变给某个特定区域内的一两家旗舰店,由它们来树立其品牌形象就足够了。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我们知道,4S店是把销售、售后放在一起的,但是现在却发现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4S店进行售后服务了。按照市场规律,如果一个市场的供给是充分的,那这个市场的模式就会比较单一;如果4S模式能够对售后服务市场给予很好的帮助的话,市场上是不会存在其他售后服务形式的。现实说明,4S的售后模式已经不合理了。
经过我们分析预测,4S模式下一步将很快会被“旗舰店+3S+2S+1S”的概念所替代。其中旗舰店承担了品牌宣传的功能,而其他形式的非传统意义上的店面将会大量出现,有侧重销售的,有侧重售后的,比如单独的城市销售店,独立的售后服务店,还有部分区域的销售和售后合并在一起的店,都将会广泛地出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Motorlink:据您了解,对于这种新的销售模式,目前有没有厂家开始进行尝试呢?
林雷:有些厂家在行动,但使用的方式不一样,比如现在大量使用的二级店,其实这也是模式之一。所谓二级店,就是拥有4S店的经销商,在一些县镇上设一个二级的销售店,以销售为核心。
过去厂家规定二级店是不合法的,但这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市场发展了,所以现在很多厂家都放宽了标准。他们在重复建店的标准上,已经不再拘泥于标准4S店,而是制订了一些不同的界定标准,比如分为A级、B级、C级等等规模和档次不同的建店标准。另外,还会选出一些有能力的经销商建立一些二级店,增加对区域的覆盖和渗透。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会这样做。
这里有个案例,某个刚刚进入轿车领域的自主品牌,它在招募经销商的时候,就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加盟的经销商要建立一家旗舰店,再加上两个二级店,等等。这样可以降低单店的平均投资额,也可以让经销商的投资风险更低。
厂家对经销商的制约将会放宽
Motorlink:在实行新模式的时候,厂家对经销商的政策会有哪些变动?
林雷:厂家跟经销商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厂家不可能贴钱,而经销商也要承担经销商的职责,所以会有一些办法平衡这种关系,比如厂商可以给经销商一块收益的地方,再给他一块不收益的地方,来进行平衡。这样的做法,可能就要允许经销商在一个品牌下做多个地区的代理,这也是对过去要求经销商固定在一个区域的4S体系的一个突破。
其实4S核心的理念是树立和传达品牌的形象,品牌形象的传达过程中核心的问题就是要统一和标准化。但是当整个经销商体系已经理解了这个理念,那么过去那种通过4S店硬性标准来进行品牌传播的模式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品牌店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的理念已经慢慢形成了。
从的政策来看,是有利于厂家来主导销售渠道的,而厂家自己也很愿意主导这个渠道。所以,据我分析,厂家为了让自己布局更加广泛,在目前经销商相互履约的情况下,给经销商更宽的政策是可以考虑的。有些自主品牌在刚开始打市场的时候,把整个区域都授权给经销商进行运营了。
Motorlink:在向新模式过渡的时候,厂家是否也需要对旧有模式做出一些调整?
林雷:这是肯定的。,当4S店去地级市或者是发达的县级市的时候,模式需要调整;第二,厂家为了让经销商去一些有发展前途,但现在创收能力不足的区域时,必须给经销商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使它有能力自我平衡;第三,经销商自身现在也有发展的意愿,经销商也想集团化、规模化,要做大做强,也可以覆盖一些二线区域,这样跟厂家才能互动。
厂家和经销商如何应对新模式?
Motorlink:这种新的销售模式会不会对厂商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林雷:当然,应该说对厂家和经销商的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而其中对于经销商的要求又会更高一些。因为不论“1S”也好,“2S”也好,都是由经销商来管理的,厂家的作用只是监督、指导和评判,但双方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说就是“双赢”。
其实在这之前,经销商和厂商都已经积累了一些能力。经销商们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和具有一定水平的管理团队,我们看到,有些发展较好的经销集团拥有多达十几个品牌,一个品牌甚至可能有五六个店同时在销售,像这样有几十个店的经销商还是很常见的。其中有的经销集团还具有高水平的团队管理能力,甚至建有自己的现代化信息系统。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日渐成熟,厂商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在提升,他们的经营模式、服务方式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给了我们变革的基础。
Motorlink:如果将来销售模式发生了变化,厂家和经销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适应新的销售模式?
林雷:对于厂家来说,先是要具备规划能力。规划能力非常重要,什么地适合建什么样的店,是需要厂家事先去调研、预算,然后进行规划的。这就要求厂家必须对各省市的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见哪些区域市场在以后具有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并且自己的哪些车型适合在当地市场销售,等等。
其次,销售的侧重点要明确。在这个地区,是侧重销售还是售后,要考虑清楚。如果当地的汽车保有量已经很大,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外流;如果外流,又流到哪里去?还有,当地消费者对你的品牌认知如何?需要你的什么车型?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完之后,下一步才能再进行布局规划的事情。布局规划结束以后,才开始进行经销商的招募工作,是让现有的经销商去做,还是从外部找新的经销商去做,这都是厂家要考虑的问题。
Motorlink:在新的销售模式下,经销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符合厂家的要求?
林雷:经销商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才能符合厂家的要求。个能力是人才储备,就是经销商有没有足够的人员或团队派出去开拓这个市场。第二个能力是经销商的执行能力,经销商能不能理解厂家规划并制订的标准,并且把这些标准予以实施。
采访后记
采访结束了,林雷先生关于汽车销售的新理念给笔者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虽然“旗舰店+3S+2S+1S”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对于目前的主流销售模式“4S”被广泛质疑却是业内一致的共识。同时,“4S”所暴露出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告诉我们,变革显然已经为时不远了。
小编点评:汽车销售步入“后4S时代”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春节消费家电销售持续旺爆 下一篇:德系车独占鳌头到六大车系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