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国内外:猪的“身份”
- 张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猪的“身份”从何谈起?虽然,对猪来说,它的身份并不重要,但对于人来说,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追溯需求已经逐渐成为刚性需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猪流感、蓝耳病、猪瘟⋯⋯要把危险源阻断在餐桌前,就必须从猪的出生开始记录,“身份猪”已经成为“安全肉”的前提。
“身份猪”的耳标
二维影像耳标记录了动物从出生到被屠宰这段时期的信息,后续再跟食品流通环节的可追溯系统相衔接,就做到了从老百姓餐桌到养殖场的全程可追溯。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平谷区绿都种猪育种有限公司见到了这样一群有“身份证”的猪。
养猪场里,每头猪的耳朵上都有一枚圆形的塑料标签,这个标签从猪出生起就被固定在耳朵上。每枚标签对应着一个惟一的二维码,记录着这只猪的出生地、免疫注射、检疫、运输等信息。在饲养环节,每次强制免疫信息如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都会被记录下来,传输到数据库。当猪进入屠宰场时,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耳标,查看其防疫信息和检疫信息,然后按程序实施屠宰检疫,并登记、保存摘除的二维码耳标。至此,这枚二维码标签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平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文喜告诉记者:“为了落实各省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我们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设立了PDA系统管理员,专门负责溯源系统的维护和识读设备的申购、管理和发放工作;耳标管理员负责二维码耳标的网上订购、签收和发放工作;还建立了区级溯源师资队伍负责全区溯源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记者还从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了解到,识读器和IC卡还被发放到县、乡两级兽医人员,以支持基层防检疫人员人手一台,同时,重点地区的村级防疫员、规模养殖场也配发了识读器,便携式打印机主要配发到产地检疫报检点(乡镇站)、固定式打印机则配发到屠宰厂。
除了猪以外,牛和羊也都戴上了耳标,二维码成为动物终生的惟一标识,这是物联网在动物溯源中的切实应用,耳标变成了牲畜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截至2010年11月,系统共收到溯源业务数据4.3万次,涉及牲畜166.5万头/(只),其中平谷区溯源业务的数据占了很大的比例。
当然,这仅仅是各省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简称“追溯体系”)的一个微缩样本。从2006年开始,就将北京市列为各省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省市。据了解,北京市从2006年到2010年11月底,共采购耳标1000.7万枚。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高陵 下一篇:“**”打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