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商品价格涨势趋缓
- 刘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女士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宏鑫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明高胜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辛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卢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xu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经过连续两年的震荡上行,今年内中国商品价格一般不会继续强劲上涨,但由于一些新的成本增加因素涌现,支撑力量强大,市场价格亦难以深幅跌落。高位运行,将成为2011年中国商品价格基本态势。由此可见,高度警惕,未雨绸缪,加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仍将是今后宏观调控的主要方面。
新涨价因素对商品价格形成强力支撑
2010年,中国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各类主要物价指数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全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比上年上涨15%以上,其中进口平均价格涨幅很过20%。
虽然新一年内中国商品价格涨势趋缓,难以再现上年那样高的上涨幅度,但其价格成本支撑力量依然强大,整体价格水平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从影响中国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来看,一些老的因素继续存在,比如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输入性通胀压力、政治动荡、灾害天气等。除此之外,今年还将涌现新的成本增加因素和其他推动因素。
先是连续加息明显增加经济运行成本。新年伊始,国内金融机构加息,这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第三次上调利率。预计年内还有可能继续加息。毫无疑问,金融机构连续多次提高利息水平,会抬高整体社会的资金运行费用,进而增加商品成本,包括从商品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的成本。初步测算,三次加息将使得资金占用成本至少增加2个百分点。如果年内继续加息,全社会所增加经济运营成本还会更多,并且终会反映到商品销售价格上来。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连续加息,对于现阶段的商品价格而言,其实是“利多”,并非利空。这是因为,连续加息尽管抑制整体经济活动,也会程度上抑制国内需求,但又由于国内外人口大国相继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两化”时期,目前许多商品,如住房、食品、交通及其影响下的石油、矿石、谷物、橡胶等都具有旺盛的刚性需求,仅仅少数单一加息,对于这些商品的国内外范围内的刚性需求抑制作用并不很大,相反,却会增加国内生产和流通成本,导致其价格上涨。金融机构持续加息,还会使得境外“热钱”的流入更加**,加剧流动性过剩,助推商品和资产价格泡沫。
其次是工资成本会有一个显著提高。近些年来,工资在商品总成本中,特别是在食品、服装类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商品中包含的工资成本显著增多,将是支撑中国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的主要方面。初步分析,主要有两股力量推高新一年内的工资成本。一是物价上涨及其继续上涨预期,产生提高工资的普遍要求;二是现阶段农民工不再“过剩”,出现了沿海城市与内地企业、加工制造业与农业(含养殖业)争夺劳动力的局面和趋势,势必推动沿海加工制造企业工资成本的明显增加。
所有这些,都会对今年中国商品价格形成明显支撑,导致整体价格水平继续全面扬升。预计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或很过4%;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达到或很过6%;CCPI(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涨幅在10%左右。
部分商品依然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直到今年一二月份,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又出现新的上涨,多数商品价格相继达到历史价位。比如,国内外市场铜价格已经突破1万美元/吨大关,天然橡胶价格迅速向4万元/吨逼近,国内铁矿石到岸价格也逼近200美元/吨关口,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跃上了500**/吨。从这些商品价格的运行周期来看,其价格上涨要暂时告一阶段,涨幅明显趋缓,像前一、两年那样继续扶摇直上的可能性不大,至少需要一段时期的观察。
在多数商品价格涨势趋缓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商品依然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投机资本势必会将其作为主要狙击目标。比如成品油、粮食、油料、蔬菜、等,必须予以关注,不可掉以轻心。
成品油价格涨势难抑。与有色金属、天然橡胶、谷物、棉花、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越过历史高位不同,国内外市场石油价格仍在100美元/桶以下价位徘徊,与曾经达到过的147美元/桶历史高点仍有很大差距,这就意味着今后石油价格有可能出现补涨。如果2011年国内外市场石油价格继续上涨,达到全年均价90美元/桶,甚至更高的平均价位,与此相适应,国内汽、柴油等成品油价格势必相应上涨。比如,北京地区93号汽油就有可能涨到9元人民币/升。石油及成品油价格的上涨,还将带动所有能源产品价格的共同上涨。石油等能源价格普涨,对于整体物价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觑。
石油涨价和灾害天气冲击粮、油价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石油价格是当今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成本的基础。因为农产品所需的几乎所有生产资料,包括化肥、、薄膜、燃油、电力等,都与石油有着密切关系。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当然要使得上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水涨船高,相应增加粮食、油料、棉花、甘蔗等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抬高销售价格。在石油涨价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异常灾害天气和严重病虫害,也会显著增加其生产费用。比如抽水(引水)抗旱、防虫灭虫、抗洪排涝等。一段时期以来,各省市一些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国内外其他粮食、油料主产区也发生重大水灾和暴雪,在国内外粮食和油料储备已经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如果因此引发大面积减产,其脆弱的平衡关系将会受到重大冲击。当然,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干旱等灾害天气预期的影响,目前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因此也要警惕农产品阶段性的高位回调风险。
物流费用增加蔬菜成本。石油价格同样也是蔬菜的成本基础。不仅如此,蔬菜的流通环节,主要是物流费用受到石油及其成品油涨价的影响更大。由于目前大城市蔬菜供应基地普遍距离较远,运输成本占据价格比重很大,有些城市蔬菜的运输成本甚至很过了蔬菜本身的生产成本。因此国内外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将直接和间接提高国内蔬菜成本,进而推动销售价格走高。
小编点评:通货膨胀推高价格。国内外流动性过剩,使得通货膨胀成为强烈预期。另一方面,国内外主要货币的竞相贬值,又使得黄金等成为一个避险领域。受其影响,今年内黄金等价格将继续大幅提高。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肉价反转养殖户受益 下一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