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养青蛙成实现梦想
- 管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谢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管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你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女士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泽德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璇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谢安琪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阳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昌元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昌元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萨达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大厦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大学毕业仅两年,便已成为实现梦想,吉林财经大学2008届毕业生王理的成功,得益于青蛙喂养。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王理的成功不是偶然,这与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赖广添11月24日说,王理是经济学院0414班学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获得“团干部”、“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王理在大二时担任经济学院经济学社社长,组织“路径”调查小组赴长岭县镇柳蒿泉子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三时当选经济学院学生会主席,在积很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他的综合能力,也为他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辞掉工作回家养青蛙
“我在找工作前,就把打工当作了资金积累和能力积累的一个平台。”王理说,他毕业后在广东一家公司从事精心打造软件销售工作。
“底薪180**,主要还是业绩工资,平均每月下来能六七千元,业绩好能上万元。”王理说,他参加工作后,也想着法子**,下班后摆地摊、做烧烤,没事时还去当地水产市场闲逛,发现市场上的青蛙供不应求。
“当时卖青蛙都是偷偷摸摸的,因为青蛙是,那我自己喂养的青蛙不就是合法的吗?”王理发现了一个市场,便决定辞职。
家里除了父亲都反对
“我拿着半年挣的5万元回家,和父亲养起了青蛙,而母亲则反对我这么做。”王理说,他家在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母亲为了让他回心转意,专门组织了一支“反对亲友团”,每天用各种办法来阻止他。而这时,王理谈了3年的女友,知道他要回农村养青蛙,也提出和他分手。但这些反而促使王理下定决心要把这个事干好。
一年了80万元
“我找到33岁的村支书,由于都是年轻人,很快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王理说,村支书提出,他的户口要迁回老家。于是王理把户口迁了回去,并很快获得用来喂养青蛙的26亩地。
王理组织家人和村民帮着抓田地里的青蛙,很快1000多只青蛙被圈养在26亩地里,青蛙在条件舒适、食物充足的环境下得到了惊人的自然繁殖。
“这么说吧,一对青蛙一年可繁殖2000只。这一年下来,我净80多万元。”王理说。
如今青蛙供不应求
“我的青蛙主要供给酒店,南方城市的订单不断,几乎供不应求。”王理说,青蛙给他带来巨大的流水,也吸引了当地的村民纷纷效仿。
王理多次举办喂养技术培训班,为农户小本提供技术和种苗,按市场价回收农户喂养的青蛙,带动茶盘洲镇周边的农户喂养。目前,茶盘洲镇已经有86户农户加盟王理的公司。
遇到困难 没有退缩
“我在创业之初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我就坚定这个信念,我会成功。”王理说,就在自己满心欢喜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大批青蛙意外死亡。看着遍地都是青蛙的尸体,王理心里除了心痛,剩下的就是着急。为了弄清楚青蛙死亡的原因,他解剖了一只青蛙,终于找到了原因,他立即对症下药,采取措施阻止了青蛙的继续死亡。但是这时喂养基地已经损失了价值将近10万元的青蛙。
“做一件事情会有挫折,当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如果能经受住这种小磨难、小挫折,我想对于企业来说反倒是一种运气。”王理说。
将来把产业链做宽做长
“今年我的公司年产值200万元,今后我打算做一些更深层次的产品,并把这些产品推广出去。”王理说,他计划大力推广稻田蛙和野生青蛙、蚯蚓喂养3个项目,在未来3年内直接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同时合理配置资源,发展立体喂养产业,种植有机稻谷、有机蔬菜,办出现代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生产产业,并加长产业链,打响品牌,发展直销店,并带动附近农户涨腰包不瘦,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各省市闻名的“青蛙王国”。
小编点评:“在我们学校一提王理,没有不知道的,他现在是我们学校的名人。”吉林财经大学李同学说,这次王理来母校作报告,他特意去听了,感触很大,自己虽然已经在努力找工作了,至于能否找到合适的,暂时还不好说,但王理给了他一个启示,如果就业不顺心,那不如去创业。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东港大项目创新品牌“转调” 下一篇:新思路养出“健康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