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产服装为啥纷纷“化洋妆”
- 陈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阿梅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楚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瑞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知全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何永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金超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田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韦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赤范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梅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秉宪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买国产的很丢脸,所以即使是国产的他也会说这是进口的。下面就给你讲一个实例吧。
明明是土生土长的武汉品牌,为啥标榜自个是洋货呢?近日有读者投诉,她在武汉某商场乔万尼专柜购物遭到忽悠。营业员称他们的服装是意大利的品牌。但经该读者了解,实际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品牌。
本土品牌纷纷“化洋妆”
近日记者在某商场看到,该品牌价签上确实标注意大利品牌。该公司营销部相关人士坦言,早在2000年,他们就在意大利注册,是名副其实的“意大利品牌”,只是产地依旧在武汉。
无独有偶。记者发现,不少武汉服装品牌已贴上洋标签或外地标签:名典屋、猫人变成了“香港品牌”,“施帛”服饰在意大利注册、在香港研发设计、在深圳生产。明明是武汉本土的服装品牌,为什么非要标榜自己是洋品牌呢?令人费解。
汉派服装成水货代名词?
“说起汉派服装,就会说水货。”某服装厂家坦言,汉派服装曾代表武汉服装征战各省市赢得巨大辉煌,但眼下变成低价、质差的代名词,为提升品牌形象,他们不得不沾点洋味,飞赴海外注册。
施帛服饰负责人坦言,武汉服装产业链不完备,设计、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国内外创新水平差距很大,他们不得不主动请外援。据悉,为了去掉大家对汉派服装的固有印象,汉派服装协会已改名为武汉服装商会。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服装业网购时代:电子商务 下一篇:H&M推出可持续发展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