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号角吹响 商业破局临近
- 石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言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雯琪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加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总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晓鹏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姬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回顾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凡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的大型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医院药品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中获得了足量的真金白银。
资金断链有望缓解?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在被顾客“消费”的药品总量中,通过医院这个特殊终端实现的销售额很过了80%。公立医院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链条中,占据着强势地位。医院及其医务工作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企业的经营。医院在药品采购和使用上,不仅拥有话语权,甚至还占据了部分本该属于商业企业的利益。其中,占压商业资金用于医院基本建设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就是令商业企业越来越头疼却又被医院视为“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
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主体,多年来一直“缺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出现“缺口”。于是,医院便采取了“两头劫”策略,即一方面提高药品加成比例,提高药价,让消费者为虚高药价买单,另一方面,延迟对商业企业的货款,造成上游企业货款回笼困难。近年来,在占压资金规模和期限两方面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商业企业目前普遍遭遇现金流短缺的局面。
医药商业企业的资金链危机,使得整体经营质量逐渐下滑。对医院的应收账款规模急速扩大,平均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延长,加大了商业公司在医院纯销业态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应收帐款增长过快带来的资金沉淀,造成公司不得不以更高的融资成本引进资金,使得企业财务费用不断升高;医药商业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整体创收能力下滑。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市场新宠儿 孕婴生活馆 下一篇:宠物保健产品背后的品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