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业的深层次矛盾
- 张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目前中国生产企业多达2000余家,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加上研发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和附加值低等因素,产业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谈起市场的现状,原中化化肥化工部总经理黎剑雄介绍说,各省市年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的原药生产厂家只有20家左右,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到70%,销售额很过10亿元的企业不过七八家。
“未来十年,行业的并购整合将是一个大趋势。”黎剑雄告诉记者,并购整合有利于大型企业出现,中小企业少了,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企业就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投入用于科研开发、品牌建设和团队建设,这样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扬农化工和诺普信等企业在技术上有优势,而红太阳和新安股份在成本上有优势,企业间强强联合将有助于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而就政府层面来看,引导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方向已非常明确。“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行业整合的目标。前不久发布的《产业政策》也明确要求,到2015年我国企业数量要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要达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这势必将淘汰一批产能落后的小企业。
企业近年来上市步伐也不断加快,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兼并整合的大潮中优胜劣汰,完成由小而散向大而精的格局转变,集约化和规模化将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
环保生产提出更严要求
近年来,国内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即将出台的行业清洁生产系列政策明确要求,2015年前全行业基本采用已开发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2015年前污染物处理率大于70%。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快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加大环保投资力度,走清洁化、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伍向东告诉记者:“行业在工业中是污染大户,且由于品种多、生产历程长、反应步骤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废水排出,废水含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大,而且废水污染成分较复杂,治理污染难度。”
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如同中国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正先所说:“销售额上10亿元的企业,在环保方面有**基础,做得还可以。而1亿至2亿元的企业就基本连样子都不做了。行业中小企业偏多,因此治污减排压力非常大。”
“企业应提早转变观念,注重环保投入,这样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上海祥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氡提醒说,很多企业都觉得使用环保设备成本太高,实际上,早实现环保生产,就能早调整生产工艺、减少“三废”产生,通过实现规模效益来降低成本。而等到出台严格的环保政策再改进的话,那时的成本就更高了。
在第三届中国作物保护峰会上,伍向东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处理污水的“膜分离”技术,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这种技术能减少废水排放量,并能回收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目前已在江苏和浙江的一些厂推广应用。不过,这种技术并不是解决治污难题的“钥匙”。伍向东坦言,“膜分离”技术也受到不同物质和设备规模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厂家都适用。提高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水平依然任重道远。
研发创新还需苦练内功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国内外品牌、核心竞争力差依然是的硬伤。“中国现有大宗品种基本为传统非,产能严重过剩,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产品**非常低。”湖北沙隆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子云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5%,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会研发新产品,大部分企业都是在仿制产品。出口产品也主要以原药产品和依靠贴牌生产为主,制剂产品比例不足10%。
张氡也指出,中国企业的创新基本上也是“模仿型”的创新。因为创制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资金投入太大,企业很难承担得起,但企业可以在制剂创新和本土化上多下功夫。
小编点评
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同样建议,国内企业应重点加强制剂创新研究。他介绍说,我国创制能力不断增强,新品种发展加快,2006年到2010年,国内登记创制产品达33个,杀虫剂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配日益受到研发企业重视。项目支持,南北创制中心牵头、部分大企业积很参与,激烈的竞争也迫使企业创新,中国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出口争夺战正悄无声息上演 下一篇:农资市场的几种变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