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水产**论坛在上海开幕
- 王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耿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燕小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燕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世亿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苗馨月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呼唤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媾艾史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媾艾史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媾艾史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晓丹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4月21日,第九届亚洲渔业和水产**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54个亚洲和国内外组织的1000多名导师学者出席论坛并将在21—25日围绕“更高明的科学,更好的鱼类,更美好的生活”这一论坛主题,为亚洲渔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渔业局赵兴武局长在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并在下午召开的第四届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大会上做了题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走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旨报告,上海市农委孙雷主任、亚洲水产学会主席IdaSiason教授、上海海洋大学潘迎捷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赵兴武局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古国,中国水产**具有悠久的历史。2500年前范蠡撰写的《养鱼经》是国内外上早的一部养鱼专著,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人类水产**史的宝贵文献遗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一直坚持“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1988年中国水产**产量达到532万吨,很过捕捞产量;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到1152万吨,跃居国内外位,成为国内外主要渔业,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2010年中国水产**总产量达到3829万吨,淡水水产品出口约120万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水产**产量占国内外的62%,占亚洲的70%,是国内外先吃螃蟹一个**产量很过捕捞产量的主要渔业。同时,中国渔业科技教育和推广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1978年的不到30%提高到2010年末的55%,水产**业的应用技术处于国内外高明水平,水产品加工总体上与国内外高明水平保持同步。“以养为主”的指导方针和国内外有效率的淡水渔业的**技术,促进了中国渔业持续健康平稳安全发展。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博士(《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在2008年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高度赞扬中国的淡水渔业,认为中国的淡水渔业是对国内外的一个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