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出中低端市场的本土品牌
- 邵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珠珠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芦文杰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思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再来就是创新推出中低端市场的本土品牌,它们性价比高,产品无处不在,在二三线市场很有些呼风唤雨的本事。所以,新品牌进入,先就要有自己光鲜的品牌特色,**要有那种非我不可的气魄;其次,引入产品也能特点光鲜,这年头同质化的竞争已然没有搞头,新面孔带来没见过的产品,才足够吸引眼球;其三,捉住年青的消费者是枢纽,体现在服务上更是如斯。风格同一的4S店的“尺度、贴心”服务我们已经体会得够多,能让我们有介入感才让人高兴。
假如在中国都找不到机会,那也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各位后来者,市场有风险,进入需慎重,且行且珍重。而后是奥迪、疾驰、宝马、雷克萨斯等统治的豪华车领域,连前两年进入的讴歌、英非尼迪都很难有所作为,可见这个细分市场已是密不通风。事实上,别看中国市场挺热闹,但中国消费者大多数都是购车,尤其现在消费群集中在较为年青的70后、 80后身上,对品牌的忠诚度不高,对新鲜事物尤为敏感,这从厂家们都拼了老命投新品上就可见一斑。至于新能源车,目前确实还比较空缺,但除了丰田已经渐入佳境的混合动力技术相对出众之外,国内外车企基本上都在统一起跑线上。
不外,也不是说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久违的菲亚特,新来的西亚特,还有变脸的萨博……让我们再一次骄傲一下:中国真是个让人挤破脑袋也要进来的黄金市场啊!
再来就是本田、日产、福特、标致、雪铁龙等同样竞争力十足的品牌,他们着名度高,产品线成熟,几乎每个细分市场都能往前靠。
以我愚见,不出奇,难制胜。
可是,作为后来者,中国市场真的是块福地吗?每个人都能挖到金库吗?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毫无意外的,我们又看到了一些新脸孔。
在这轮的汽车工业变革中,我们也许将不得不面临一些老品牌的消失,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可能是传统汽车的一块伊甸园,但这个伊甸园本身并不能掩盖传统汽车业难认为继、汽车业本身正在召唤变革的事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大天然的铁律,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各种文明发展的铁律。
看看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吧:通用、丰田天然是两位巨头,以大而全傲视群雄,只要你能想得到的车型,都能在这两家找得到。汽车业需要变革,一些无法跟上这个变革步伐的品牌和企业,是注定要被淘汰的,把但愿寄托在伊甸园的保护、中国市场的“奶水”上而不是寄托在技术变革、跟上国内外的步伐上,也许还将加快这个被淘汰的步伐。
中国市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国内外汽车业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就是所有人的机会,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根本的事实:国内外汽车业在经由一百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工业变革、进级的枢纽时期,否则不管是从能源、环境、交通、社会配套等各个领域来说,我们现有的汽车社会模式都是难认为继的,而纵观人类社会的产业史,在每个工业的变革时期,总有一些秩序被打破,总有一些格式被改写,总有一些我们认识的品牌被遗弃。
和吉祥收购VOLVO的“做足戏”比拟,华泰和萨博的结合可以用“闪婚”来形容,近几年来,多个国内外汽车品牌投入中国的怀抱或者在这里闹绯闻,这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国内外汽车业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个工业的但愿是在中国,假如各个汽车品牌在中国都找不到机会,那它也就基本没有什么机会了。佳能、尼康颠覆了柯达、富士创新的照相机胶片时代,苹果领衔的MP3、MP4颠覆了松下、索尼的随声听时代,汽车业今天的格式,同样如斯,新能源必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汽车业。
小编点评:如斯看来,新进入的品牌,要想在看似潜力无穷,实则竞争充分的市场分一杯羹,没有点儿活,真难。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后来的品牌在中国市场还有机会吗? 下一篇:把几个有潜力的品牌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