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传统节日的商机溜走
- 李钰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左达吉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武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家庆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忠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婷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云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初夏的六月节日多,虽然端午节被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变为3天小长假;可是端午节市场发掘力不够,缺乏卖点。
端午不如“洋节”
端午前夕,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超市、商场都增设了端午节粽子专柜,青青的粽子叶和红色礼盒包装的粽子摆在柜台上,煞是好看。端午节常见的庆祝方式就是赛龙舟、吃粽子,为了让消费者感受端午的节日氛围,超市采购了多种口味和包装的粽子,销量还不错。然而,虽然商家很重视“端午经济”,但是,端午节这类传统节日所销售的商品单一,给商家带来的效益远不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一些“洋节”。显然,商家对传统节日经济的挖掘力不够,没有成功地对市场进行引导,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传统节日应成经济“助推器”
过端午节,商家大都在粽子上大做文章,搞出各种花样,反而让消费者有炒作之感,商家并没有真正地抓住“端午商机”。其实,过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这么简单,商家要想在传统节日中获得更大效益,必须真正了解节日的内涵,发掘商机。粽子不应是端午节的全部,如果把艾叶稍作打扮,或许能与情人节的鲜花媲美;给香袋注入时尚元素,就可能受到年轻人钟爱。商机在于发现,只要善于发掘,“端午经济”不会比“洋节经济”逊色。同时,发掘“端午经济”,更能在盆盈钵满的同时,也为保卫传统文化尽了一份力。传统节日法定化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政府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要求传统文化因素进一步融入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和文化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相反,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应是并蒂而生。传统节日的保护,完全可以和经济的发展并驾齐驱。为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都能真正成为“商机”。
商业化不会让传统节日变味
使传统节日“商业化”,会不会让传统节日变味?这也是不少人提出的一个质疑,多年以来,很多中国人对‘洋节日’趋之若鹜,却忽略了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今把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应该说是重视传统节日的一个信号。与其让“洋节日”占领市场,不如让传统节日来占领市场,这也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一种方式。商家抢夺传统节日市场的同时,也要遵循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让普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让传统文化能够深入生活,得到传承。
传统节日再造一个小黄金周
那么,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经济市场,先,洋节日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商家成功的商业运作,商家充分发掘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商业开发和运作,使节日更富有人性化和亲和力,使商家、社会既获得了可观的流水,无形中也宣扬了传统文化。因此,让传统节日文化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离不开商业挖掘及多样性、多层次的产业开发。其次,政府部门要宏观倡导,鼓励、支持传统文化节日正确的文化和商业挖掘,使之亲民化、品牌化、国内外化。比如以公益广告、政府牵头举办活动等形式,旗帜鲜明地进行倡导。在清明、端午、中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时候,让传统节日成为小黄金周。
(责任编辑:珍儿)
上一篇:浅谈餐饮业缘何用工荒 下一篇:**:营销,企业的制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