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附加值和**效益水涨船高
- 沙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随着越来越多果园进入盛果期,预计到2015年和田农民人均林果腰包不瘦可增加到300**。”和田地区林业局党组书记邵泽钦预测。
对于人均耕地仅有1亩多,而且时刻面临“沙进人退”现实危机的和田地区来说,选择林果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和特色增收之路。
尤其是近几年,和田地委、行署针对以往林果业存在的管理粗放、效益偏低问题,强化果园精细化管理,大抓“精品园”建设,使林果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以2009年为例,这一年和田地区除新定植林果26万亩以外,还针对原有部分果园株数不够、品种混杂问题,补植果树293万株,嫁接247万株。
“5月份嫁接果树的时候,七县一市农村的嫁接能手全部被动员起来了。嫁接现场采取流水线作业:有人锯树、有人嫁接、有人捆扎。”邵泽钦这样描述当时的热闹场景。
果树尤其需要人们的呵护关爱。这几年,和田地区每年春秋两次对果园进行大规模修剪,同时还给果树定量施肥:盛果期的大树每棵施30-50公斤农家肥,刚开始结果的初果树每棵15-20公斤,幼树5-10公斤。不少农民还花大价钱购买油渣、骨粉给果树增加“营养”。
果树大都和农作物间作。为了避免小麦、玉米、棉花和果树为争夺生存空间闹矛盾,和田农民建起果树保护带,在河道来水减少的干旱年支持果树能“喝”到水。每年入冬之前,当地农民还用石灰给果树树干涂白,既能起到保温作用,还能防止野兔啃树皮。
采摘果实同样有讲究。以往和田农民习惯将采下来的核桃先用玉米秸秆捂一段时间,然后再剥掉核桃表面的青皮。可是那样一来核桃壳容易发黑,果仁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这几年,和田地区各县市一方面规定核桃统一采摘时间以支持成熟,同时引进核桃脱皮机和清洗机,使当地核桃从外观到品质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品牌让菜农了个“盆满钵溢” 下一篇:新胜利化肥营销发展十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