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何以做强?
- 张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刺激政策退出之后,自主品牌还能坦然自若地面临市场变化吗?
但是在欧洲120克碳排放尺度眼前,中国的自主品牌如何进军欧、美市场?
第六七八项没有完成指标,也就是汽车产业在做强方面没有重大值得令人欣慰的进展。 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要说50万辆,就是5000辆的销量也令人羞愧,现在所有的厂家都在观望政府的下一步,而市场并没有给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好动静。
至于环保指标,欧洲在明年就要开始考核碳排放量指标,而海内还在陶醉于欧洲三阶段指标的喜悦中。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期望,实际上已经对汽车产业不要再抱任何但愿。海内的汽车企业为什么不召回?三包办法何时出台?
关于合资企业股比是否放开的讨论,看似熙熙攘攘,实际上已经暗中结论:中国大的汽车团体没有实力应对合资股比的放开。
振兴调整规划目标的第三四五项也完成了任务,小排量汽车、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已经达到了划定的比重。有的人感到疑惑不解,有的人十分愤慨,然而海内有关部分并不会出头具名来蹚浑水,只要静默,消费者的怒旺就会平息,然后就天下升平,就像2010年那样做的一样。政府以为,排放的国内外接轨会令自主品牌翻船,所以与国内外接轨不是那么急迫的事情。
小编点评:近,丰田汽车公司公布在国内外范围内召回约170万辆汽车,但是这个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处心积虑地要限制汽车消费 下一篇:"市场换技术"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