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投资指南(三)
- 陈宇恒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3215559372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立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琼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云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云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鹏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芳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做餐饮一旦出了名,其**效应便是惊人的。但把名气和企业做起来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继续保持企业的良性运作,谨慎发展,还是开设分店,走规模化之路,推行连锁加盟制度?何去何从,这是让许多投资者茫然的问题。
败走麦城 保守是祸
从1989-1993年,朱天才的辣子鸡生意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朱天才在原本只有100多平米的小店对面,盖起了3层共1000多平米的大酒楼——“林中乐”。同时,他把在广告公司做企业策划的三儿子朱俊峰叫回店里帮忙。
朱天才的辣子鸡名声远扬,引来了诸多餐馆的竞相模仿。众多以重庆辣子鸡为招牌菜的饭馆在林中乐周围出现,形成了赫赫有名的“辣子鸡一条街”。这种新菜的崛起,甚至带动了重庆市土鸡价格的整体上涨。原本每斤6元的活鸡,一下子涨到了11元。土鸡的重量也由原来每只1斤左右,上升到4-5斤,成本的价格已经涨得很过了辣子鸡成品菜的售价。
怎样才能既支持腰包不瘦,又不吓跑消费者呢?朱俊峰一方面开始建立长期配送商,一方面把原本计价为18元/只的价格,改为18元/斤,丰俭由人,问题于是迎刃而解。
为了应付越来越庞大的生意,朱天才把更多的亲戚朋友拉进来一起做。但儿子朱俊峰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隐忧。腰包不瘦爆的时候,每天跑单的顾客至少都有一两桌。不是人家不愿意结帐,而是叫服务员结帐时,根本找不到人,一气之下干脆一走了之。
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方式漏洞百出,使有着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朱俊峰决定从内到外把林中乐改造成一个规范化的公司。这时,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两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经济开支上。年迈的朱天才相对保守,认为儿子要做你的设计需要花费很多钱,而有这么好的生意再去做这些简直就是白花钱。而朱天才提出要在大酒楼里搞住宿,儿子却认为周围环境太差不说,仅酒楼的装修结构就不适合住宿,里面不通风,而且房型已经不可能进行修改。
父子两人各执一词。无奈之下,朱俊峰选择离开了饭馆。随后,餐饮界的激烈竞争给保守的朱天才上了一课。他发现,再好的饭馆仅凭一道好菜也是无法长期立足的。1997年,各种特色饮食街在重庆纷纷建立。在整体街道环境、灯光设施、宣传、菜品更新的情况下,包括林中乐在内的辣子鸡一条街陷入了困境。
朱天才左思右想,把饭馆生意不好的原因归咎为地理位置偏僻。苦撑3年后,他没有跟家里任何人商量,就在武汉开了家分店。但武汉的餐饮已经走向了规模化的道路,单店面积动辄就是3000平米、5000平米,朱天才几百平米的店显得太小了,他甚至连店的招牌都没做,面积小团体消费又接待不了,显得高不成低不就。
仅5个月,武汉的分店便赔掉了20多万元。看着一点气色也没有的生意,朱天才犯了难。撤掉分店意味着前期投入的50多万资金都付诸东流;不撤,饭馆又难以为继,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已近70岁的老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朱天才决定把饭店让给儿子。临危受命的朱俊峰,回来件事就是撤掉了在武汉的分店。回到林中乐苦练内功,并高薪聘请专职管理人出谋划策。
小编点评:选择何种营销手段,能限度地推动企业的扩张,就要看经营者的营销才能了。“成王败寇”的道理,在评价餐饮业的营销手段时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只要能起到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责任编辑:丿丨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