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营销:窜货四大原因分析
- 张健龙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窜货”之祸几乎已经变成了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让很多医药企业头疼不已,笔者经过对窜货的研究及对多家医药企业的咨询,对窜货管理略有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窜货之因
渠道政策不均等、价格手段常态化、销量成先吃螃蟹标准、窜货监管不完善,是造成药品窜货的四大原因。
经过对多家企业的对比研究,我们将窜货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
——渠道政策不均等
医药企业一般都会制定出产品的价格体系,比如成本价是多少,给一级商价格多少,奖励多少;一级商给二级商价格多少,奖励多少;二级商给终端价格多少等等。但是在具体执行时,就出现了问题。比如现在医改倡导的“两票制”方向,一些原来只做调拨的一级商也开始开发自己的终端,以低于二级商的价格越过二级商向终端供货,导致价格体系紊乱。
另外,医药企业一般会给大商业客户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奖励,比如笔者服务过的Z企业,销量的客户为太和市场,销量占到企业总销售额的10.30%,因此给太和市场的奖励高于其他渠道,而对太和市场的定位又很弱,结果太和市场将货窜到其他市场,给当地的市场秩序带来很大影响。
——价格手段常态化
价格手段是一种短期提升销量,夺取市场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频繁利用价格、奖励、折让等手段去刺激市场,短期能迅速带来销量的大幅提升,但长期来看对市场的伤害是难以挽回的。
如笔者服务过的R企业,旗下拥有多个品牌产品,各种名目的促销已经变成公司冲击一个个销售目标的主要手段,各个渠道商由于利益的刺激,会瞄准机会大批囤货,一方面,在促销期结束后,仍能以较低的价格冲击市场**;另一方面,如果R企业又采取促销措施,甚至是高于之前的促销手段,渠道商就可能在短期内将大量的库存出清,而本地市场消化有限,窜货就变成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终,R企业的市场秩序难以管控。
——销量成先吃螃蟹标准
很多医药企业对渠道商的奖励都是以完成某一约定销量,给予梯级奖励奖励,完成得越多,得到的奖励越高,于是,渠道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奖励,不惜平价甚至赔钱甩货,导致大批量、集中性的窜货。
另外,如果企业和渠道商签订的协议指标远高于其市场消化能力,导致其销售压力过大,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拿到约定的奖励,也可能会导致窜货的发生。
——窜货监管不完善
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了窜货带来的严重后果,却缺少对市场窜货的管理,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控制窜货方面的制度。比如Z企业,对代理商、经销商以及销售人员没有严格的约束政策,更没有奖惩措施,这种态度间接鼓励了渠道商的窜货。
小编点评:此外,由于业务员的腰包不瘦主要与销售业绩挂钩,在企业对市场定位不力的情况下,一些业务员,为了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甚至会鼓动渠道商向其他地区窜货,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经销商管理大客户的四种有效方法 下一篇:药品营销:利益维系安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