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服装山寨主 监管网购法律先行
- 刘小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在网上销售的产品五花八门,、非、假冒伪劣品大行其道。记者调查发现,近日在网上出现一种专门克隆生产、销售品牌服装服饰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山寨主”根据网友们下的订单再去克隆品牌的服装,然后定向销售,因其制假、售假的隐蔽性强,且买家明知是假,也乐于购买不去举报,有关部门监管起来难度也较大。
新品一上市即被克隆
家住本市河西区的冯是一名公司白领,每月腰包不瘦6000多元,时尚爱美的她常常关注着国内外时尚的新动向,哪个牌子又办了新品发布会,她会立刻去网上查看这一季的新品。对于漂亮的衣服、鞋子和手包等时尚用品没有抵抗力的她,总是想买这买那。无奈那些大品牌常常是一双鞋子就要5000多元,一件大衣又要7000多元,以她的腰包不瘦根本无法负担。前不久她偶然发现网上有了团购形式的山寨版大品牌,便难以自拔,每月不买两件就觉得全身不自在。前两天她又买了一双“MIUMIU”牌的鞋,原价5000多元的一双靴子,1:1的山寨品只要400多元,一件原价1000多元“Sindel”牌的裙子,她仅花了200多元就买了一件山寨版的。办公室里面的同事都羡慕地问她衣服鞋子是哪里买的,她骄傲地告诉她们是从网上代购的,整身行头下来要花近700**呢!同事们惊羡的眼神让她满足很了,又有了再买一个山寨包的冲动。对于她来说,山寨品既可以满足她追求时尚精心打造的欲望,又不会使她陷入经济窘境,何乐不为呢。
近日冯特意把她购买山寨版服饰的经验传授给了与她有同样爱好的要好的妹们,一时间山寨版的大品牌服装立刻在她周围的姐妹中蔓延开来。
为了了解山寨版是如何出炉的,记者在“爱物网”论坛中果然发现有一个“爱山寨板块”。在这个板块上,可以由个人发帖。发起人在帖子中贴上一些自己看中并想得到的品牌产品的图片(从正规品牌的官方网站下载,主要是品牌服饰或者鞋包的新品),由其他网友进行投票,如果喜欢这个产品且愿意购买的人比较多,就会有“山寨主”(一些个人打板师,服装加工厂合作人或者服装加工厂负责人)出来表示愿意山寨这个产品供大家购买。在“山寨主”确定山寨这个产品后,会先代购一件该品牌的,然后在“淘宝网”设置一个定金的链接,愿意购买者需向“山寨主”交1**至5**的定金,当拍下定金的人很过人数时,“山寨主”就可以委托加工厂开始进入制作样品过程。在样品制作过程中,“山寨主”会在网上及时更新制作过程的图片,根据顾客的要求来决定用什么面料和颜色,或者对产品版型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通常都是按照进行1:1的仿制。在样品制作完毕后,经顾客认可便进入对工厂下订单的环节。在工厂批量完成产品后,顾客进行补款,之后由“山寨主”通过快递分别寄到各省市各地的顾客手中。冯和她的姐妹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购买到山寨版的品牌服装的。
“山寨主”地址隐蔽难发现
网上流行的比较热门的山寨品牌多数是一些欧美日韩的品牌,由于价格比较高,这些产品在商场售价一般都在几千元以上,很多爱美的女孩想买却又经济拮据,这些山寨的产品价格一般都在的十分之一以下,正好满足了她们的需求。
在众多被山寨的品牌中,“Chanel”、“LV”、“CD”、“MIUMIU”、“Burberry”、“PatriziaPepe”、“MarcJacobs”、“AlexanderWang”、“Topshop”等欧美品牌占了大多数,也有像“Sindel”这样的日本品牌和一些国产精心打造品牌。有些正在山寨的品牌服装在国内还没有上市销售。如果要山寨的话,“山寨主”需要到国外购买或者让国外的亲戚朋友代购一件。而越是在国内尚未销售的款式,要山寨的人越多。山寨的服饰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据了解,有的“山寨主”不单单克隆一款服装,有的“山寨主”通过招募定购者,待定购者较多时,会山寨多款品牌的服饰,继而会在网上开家专门克隆品牌服饰的“山寨店”。目前大多数网络开店的只需提供身份证明,不需要营业执照,商家可以随时关门大吉。
购买了山寨版服饰的网友,都属于“愿打愿挨”各取所需,一般不会主动到部门举报“山寨主”的,且通过网络购买的山寨版服饰是没有发票和相关**的,想要维权很难。所以网上山寨版产品才得以盛行和泛滥。而现实情况中,不少购物网站往往通过“声明”的形式,将网站和具体的网上销售者清晰分离开来,特别是网站都打出“所售商品的一切问题均由网页上的具体出售者承担,网站除提供网络平台外,不承担任何责任”,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一来,如果网店缺乏诚信,或者所售商品存在问题的话,店主可能立即逃之夭夭从网络遁形,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按照现有的法律,追究购物网站的相关责任就很困难。
山寨版的盛行,不但损害了正规品牌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利益和声誉,也使购买了山寨版的顾客蒙受损失。而顾客一旦与商家产生纠纷,解决起来很难。
据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负责人介绍,网络购物存在假货问题确实比较多,即使有消费者买到假冒品牌的商品,经调查后就会发现网店的地址往往都是虚假的,因找不到具体被投诉方,根本没有办法受理。他表示,前来消协投诉网购的消费者很过一半遭遇的都是这种情况。
记者咨询了击水律师事务所的潘律师,他说:“谁起诉谁举证”是法律惯例,对网上交易引起的纠纷,关键还是要看消费者提供的证据。但消费者在网上交易的举证方面往往处于劣势。而对于“知假买假者”维权更难。目前法律对购物网站的民事责任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他建议应尽快出台。
多数被访者建议,网络交易应该提倡实名制。网络购物的监管重点应放在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网站应该对开店的卖家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如真实的身份信息、地址等,出现纠纷时便于查处。本报记者梁素梅
监管网购法律应先行
山寨版品牌服饰之所以在网上盛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需求就有市场”,从购买者角度来说,她们爱慕虚荣,崇拜、精心打造产品、品,有的人非服装不穿,正是由于这个“市场的大量需求”,使“山寨主”们看到了商机,精明的“山寨主”们可以乘机狠捞一把。加之对互联网的监管不严,法律空白,使假冒产品得以大行其道,无所顾忌,公开叫卖。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买卖双方可谓各得其所。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普及了,网购已经是普通百姓购物的基本方式,网购既快捷又便宜,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
然而,互联网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采访中了解到,通过网站的自律虽然可以杜一些违法行为,但不能根本解决网上的假冒问题,比如购物网站也有困境,购物网站的交易平台往往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的卖家。如果遵循传统市场的管理方法,让交易平台对任何一个卖家的商品质量问题、制假售假问题承担连带责任,在实际运行时还缺乏可操作性。而对于网络各种违法行为疏于监管、法律滞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好好研究研究了,使互联网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精彩答疑】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服装之毒 企业和环保部门谁之过? 下一篇:日本H&M服装战略 压缩成本克服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