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大幅下挫 纺织服装出口面临风险
- 张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一向波澜不惊的棉花价格从去年9月1日开始大幅**,到今年3月份创历史新高,随后又迅速回落、再升高,到持续走低,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过山车式的变化。据中国棉协网站显示,2011年8月26日中国棉花价格328指数为19159点,较3月10日的本年点31228点下跌近四成。
伴随棉价的大幅下挫,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也随之下降,但纺织品出口企业却面临了新的外贸风险。昨日,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义乌营销服务部了解到,自3月份以来,我市纺织品出口企业报损案件明显增多,其中损因多是由于国内外棉价涨跌导致国外买家拒收货物。生产服装的A公司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A公司于今年年初和一美国老客户签订服装出口合同,并约定4月至7月连续出货,**方式为买家收到提单传真件后付款。接到订单后,A公司积很采购原料生产备货,并按照合同约定于4月份开始发货,买家付款也很正常。然而,6月份出运的货物到港口后,买家却迟迟不付款赎单。A公司联系买家后,买家表示近期服装价格跌幅较大,而他的采购成本较高,产品销售困难,希望A公司降价放货给他,否则将拒收该票货物。
对此,A公司负责人很无奈:“本来纺织品的**就薄,议价能力较低,这批货物的原材料也是我们在3月份棉花价格的时候采购的,当时纯粹是出于维系老客户贸易关系才接的这个单子,本身产品价格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而如果不降价,买家又拒接收货物。”
A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幸运的是,A公司一直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买家拒收后,A公司已经向中国信保报损,预计得到理赔后,企业大部分的损失将能得到补偿。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服装行业终端需创新及事件解析 下一篇:纺织行业出口市场整体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