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品牌革新战略:有多少重塑的可能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宝马品牌革新战略:有多少重塑的可能
在令人垂涎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宝马汽车公司怎么可能甘于长期落后奥迪屈居第二?
的在华销量展示出宝马奋起直追的陡峭曲线:2010年季度,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共售出11902辆宝马品牌汽车和1853辆MINI品牌汽车,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
不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细分市场角逐升级,仅靠销量提升,难以展现品牌影响力。于是,从今年4月开始,宝马次在中国正式展开集团品牌推广活动。这也是自其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规模的一次市场活动:名为“BMW之悦”的中文宣传语,出现在一系列全新的电视、平面品牌广告中。
这句温文尔雅的广告词不可小觑。长久以来,在美国乃至国内外市场,宝马“驾驶机器”的自我标榜早已形成牢固的品牌认知。在中国,这一认知通过“纯粹驾驶乐趣”来诠释。
但“BMW之悦”放弃了轰鸣的引擎、灵动的方向盘与路面剧烈摩擦的车轮这类元素,而代之以一个更为丰富的品牌形象:驾驶乐趣、安全环保与激情共存。
全新电视广告的细节体现出变革之彻底:人的面孔取代了那些冰冷、呼啸的机器,成为主角。以往,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汽车的铺垫;同时,平面品牌广告中,充满了京剧脸谱、国画等鲜明的中国元素。“这次广告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改变。”宝马中国市场部总监朱力威告诉《环球企业家》,“从今天开始,宝马变成了一个人,不再是一台车。他是有性格的,有价值取向的。”
宝马中国拒透露此番品牌革新战略的预算,但考虑到这一战略会在未来数年内在互联网、电视和平面广告以及各种市场活动落实,其投入规模可想而知。这不仅体现了宝马转变品牌形象的努力程度,而且折射出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升级。对宝马及其对手来说,中国率先从国内外经济危机中复苏,以及晋升为国内外大汽车市场,都预示着井喷时代的到来。豪华车制造商们不会坐享其成,他们急需传递出适应当今环境的品牌形象,以吸引年轻、热情的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中产阶级、商业精英阶层快速壮大,豪华汽车消费群体结构更为多元化,年轻,讲求个性的消费者增加了。他们购买一辆价值百万人名币的宝马7系轿车不再是为了炫耀流水,而是更在意它是否符合个人形象;他们并不享受写字楼中宽敞的办公室,而更希望远离都市。关于宝马,他们不再执着于其张扬的外形设计,而更乐于询问该品牌的历史。“这在5年前是没有的。当时他们先吃螃蟹的要求就是,宝马车能不能再便宜点儿。”一位宝马中国的高管告诉本刊。
事实上,对中国豪华车市场玩家来说,适应新需求,关键在于品牌形象的重塑。
对此,对手们不甘示弱。奔驰不仅为几款重要的车型拍摄了中国版电视广告,而且坚持以本土策略增加品牌亲和力。今年4月,奥迪为新上市的Q5紧凑型SUV推出了如下情节的电视广告:男主角驾驶Q5驶向冰川取下冰柱,只为回家享用一杯威士忌。以往奥迪在中国投放的电视广告主角是飞奔的汽车。看得出,奥迪努力加强品牌与生活激情之间的联系,彻底改变其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的“官车”品牌形象。
从根本上看,这个细分市场“野蛮成长”的年代已经终结。依靠炫目车型、技术和舶来的品牌认知度获得的成功,成为某种束缚。而对宝马来说,摆脱束缚远比对手来得迫切。
1990年代,宝马从精心打造7系车型渗入中国市场,初消费群集中在新富阶层。在公众认知里,宝马品牌与“暴发户”阶层联系在一起,至今,仍有影视作品刻意强调这种联系。
为了抛弃这个历史包袱,宝马开始在中国市场推销尺寸比MINI略大的1系轿车,和X1、X3这样紧凑别致的小型SUV,以此来吸引层次更丰富的消费群。而新推出品牌战略的本质,“是从被动的解释,变成主动的出击。”宝马中国的内部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宝马强调操控性能的品牌形象也遭遇挑战:更多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示,自己同样能提供强劲有力的引擎、线条凌厉的外形设计和精良的操控。
“这个市场在变大,厂商众多,所以在其中如何去区分你的产品,变得更加重要。”宝马集团大*区总裁兼席执行官史登科告诉本刊。
不过,宝马并不认为此次品牌变革意味着否定过去。“Joy”始终是宝马品牌的核心,变化在于其内涵更为丰富。在新的品牌战略中,“纯粹驾驶乐趣”的广告语并未消失,而是蜕变为“BMW之悦”理念三个核心价值之一,此外还包括成就梦想和社会责任两个支点。
可见,宝马的诉求也远不止重塑形象。长期以来,奥迪被视为中国战略为成功的豪华车制造商,在国产化、生产符合本地需求车型等战略方面,宝马曾落后于自己的同乡。这次,宝马希望能够实现领跑。“在国内外其它厂商还在忙着卖车、卖技术的时候,我们开始做‘人’了。”朱力威笑着说。
事实上,“BMW之悦”是宝马国内外Joy 品牌理念的中文版本。去年下半年,宝马意识到需要塑造一个富于希望的品牌形象,来挽救西方社会被重创的公众信心,同时亦能彰显宝马作为精心打造汽车行业实力品牌的地位,“Joy is BMW”就此诞生。这一主题广告率先在德国推出,2010年冬奥会期间,登陆美国。
但关键在于,怎样以中国的方式传达这一主题?2009年10月,宝马品牌战略本土化工作启动,每个环节暗藏挑战。
个难题是如何准确翻译“Joy”理念。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汉字,这家德国公司主动与中国学者、导师联系,咨询内部员工。在众多备选方案中,宝马终选择了“悦”这个字,甚至还为其设计一种全新字体。
(责任编辑:)
上一篇:诺基亚弊在自身 无关于iPhone的竞争 下一篇:如何投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