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小文具做出大企业
- 李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晨光的核心优势是企业文化,“渠道是可以复制的,只要有足够的投入,但企业文化和品牌是很难复制和把控的,这是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能物化的东西”。
决定本期中国制造要做晨光文具时,跟身边的同事朋友说起这家公司。几乎每个人都表示知道这家公司,用过他们生产的文具,在路边见过晨光文具的店??但几乎没有人真的了解这家专注做文具的公司,居然是国内文具行业的隐形,目前更计划2016年要做到年销售额100亿元,成为国内外级出众文具供应商。
从上海市区出发,换两趟地铁,再打车,要一直深入到郊区的奉贤,才到了晨光文具的总部和上海工厂。厂区很宏伟,后来的采访中,晨光市场部经理解双锋告诉记者,这里有1万多名晨光人,其中员工3,000多人,工人7,000名左右,而整个晨光中国的人数是2万多人。
专注坚持,终成隐形隐形的概念由欧洲负盛名的管理大师之一赫尔曼·西蒙提出,他认为在可口可乐、微软、宝洁、GE等大企业之外,更多的企业是一些默默无闻、闷声的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在某一区域市场占领其所属市场50%的份额甚至更多,尤其突出的是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在经营水准、产品技术和创新能力上丝毫不弱于500强企业,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独树一帜。晨光就是非常典型的隐形企业。创业很过20年,业绩辉煌,荣誉累累,但这家企业却很少见诸媒
体,远离喧嚣的资本圈,默默而专注地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晨光的董事长陈升贤和总裁陈升明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80年代末,从代理文具起家,开始创业生涯,并很快就从代理转为文具生产商。陈升明表示,是否做生产商这个问题当时其实考虑了很久,因为是从代理起家的,所以对渠道和分销都很熟悉,究竟是向上游发展,还是在下游少售终端发展,这是个问题。后来终确定向上游发展,开工厂,理由是向终端发展,如果能有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就会更主动,不会因为供应商倒闭或者别的什么问题而导致受损,所以在上海和广东建立了生产基地,但同时也兼顾流通领域。
(责任编辑:)
上一篇:爱马仕:坚持是一种效果 下一篇:波司登梦想——自主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