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成功事例 老宋瓜果
- 刘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从小他就在父亲宋宝森的影响下,对西瓜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1989年,北京水利研究所要在他家的6亩瓜地上进行滴灌土壤消毒试验,他毅然放弃了经营的红红旺旺的电器修理部,一头扎进了瓜地。
实验对数据记录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支持数据的准确性与顺利进行,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实验上。不厌其烦的记录每一个数据,留心西瓜生产的每一点变化,这一干就是5年。水利研究所的试验成功了,并获得了,他也对种西瓜着了魔。
凭着一股子韧劲与钻劲,不断的摸索与大胆的实践,掌握了西瓜种植的诀窍、解决了西瓜种植的难题,但他并没有将成果藏为己用,而是将它传授给了全镇的瓜农兄弟们,大家一起受益。为此他也赢得了瓜农兄弟们的尊敬和厚爱。
在说服了家人后,他退掉了粮食作物承包地,一门心思的搞起了西瓜种植。要知道这可是当时靠粮吃饭的农民里的头一份。可年底结算净收入3万元,老乡们竖起了大拇指,他的干劲也就更足了。与此同时他又琢磨起西瓜的反季节种植,经过潜心钻研、经验的不断丰富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终于实现了西瓜四月上市延续到十二月初的一年三季有瓜的梦想。不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使收入从三万增到了十几万。
为了扩大影响,1997年他与父亲一同参加了“各省市丰乐杯西甜瓜擂台赛”,并一举夺得单瓜重、外形美、甜度高等多项大奖。并在之后的各届比赛上都是载誉而归。2002年在第十五届西瓜节上,他种的70斤的“志国一号”大西瓜以1.9万元的天价,荣登吉尼斯“昂贵的西瓜”国内外纪录。
名气大了,就有人动起了歪脑筋。打着宋家西瓜的旗号,以次充好,以生充熟。不但损害了宋家西瓜的声誉,更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自家担心,更为瓜乡的形象担心。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心树立自己的品牌。几经奔走,终于在2000年9月在大兴区科委的帮助下,申请注册了“宋宝森”牌西甜瓜商标。并投资成立了“北京庞各庄老宋瓜王西甜瓜服务中心”,组建了自己的产销网络,发展部分农民入会,对会员统一培训,提供籽种,并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不仅使西瓜的品质提高了、单价上升了,也使瓜农们尝到了诚信的甜头,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而且维护了瓜乡的形象,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一举多得。
从1997年至今,他先后应用推广高明实用技术11项,西甜瓜品种100余种,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并小本向瓜农发放技术资料,联系卡,开通技术服务热线等方式,将自己种瓜的技艺倾囊相授。
2003年3月,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亩的老宋西瓜精品园,并成立了“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以产业化经营为发展模式,以科研开发、科技试验示范、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
同年07月,成立北京老宋瓜王农民专职合作经济组织,始终坚持走“专职经济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订单生产运作模式、以“带动、产业互促、增加农民收入”为发展宗旨,以“科技兴农、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为发展目标,为本地区瓜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全方面服务。
同年在团区委的倡导下,在园区成立了“大兴区青年西甜瓜产销协会”,通过利用公司的品牌优势和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带动、带领全区青年农民共同涨收入,协会聘请了有关导师为常年顾问,每年定期举办西甜瓜培训4次,培训人数500人, 无偿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并开通技术咨询热线,帮助瓜农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160例,接待上门咨询的瓜农700余人。目前已吸纳680户瓜农入会,为会员销售西甜瓜183万公斤,使会员年平均增收3000元。
05年至今连续四年累计出资6万多元为农民定购报纸,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开阔农民视野,增强农民对党的政策的时时了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餐饮业:如何打造外卖模式 下一篇:农业合作社 涨腰包不瘦优势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