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建设投资渠道现状分析
- 徐飞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财政资金专项补助;二是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三是社会资金有效支持;四是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资金。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组织农村投入、促进农村发展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但仍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农村建设投资问题逐步显现,农业和农村投资增加,但仍存在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投入总量与占比明显偏低。总体而言,目前农业和农村投资总量不足,比重偏低。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②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缓慢,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偏低。三是农业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重下降,增长缓慢。
(2)农村投资与城镇差距突出。近年来农村投资增长虽渐加快,但与已得到明显控制的城镇投资增长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比重趋降。
(3)投资主体相对分散、资金效益不佳。目前农业投入渠道多,相关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一方面,造成资金使用分散,点多面广,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达不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使得应该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投入后的监管较为松散,投而不入、投而不管、重复和乱投入的现象较为普遍,农业投资达到预期效果的只占50%。
(4)农业投资风险系数大。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承担着各种自然风险,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竞争力弱、比较效益低等特点,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产品价格易波动,投资预期下降,市场风险加大,各层面对农业的投资行为异常谨慎。
小编点评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制约和影响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资金短缺。如何增加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对于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品牌营销和体验式营销渠道受宠 下一篇:少售终端营销渠道促进品牌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