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临床路径面临的困境
- 刘小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近一年来,中国**开始大力推行临床路径指南,开始试点并逐步推广临床规范诊疗流程,实现对医疗成本的控制,并提高诊疗效果。在此我想结合我的经验谈谈对中国实施临床路径的看法和与国外的主要区别。
先,中国医院在疾病诊断上的复杂程度与国外医院不同。在中国,普通百姓秉承“小病自己看,大病去医院”的观念,致使很多患者在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情况下才去医院就诊,不但丧失了的**时间,还导致临床路径在实际实施中受到相当程度的挑战。原本可以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常规**的疾病不得不同时**疾病的合并症,诊断**的时间和成本都将大大增加。单一的临床路径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很难适用。
我建议,中国在试行临床路径的同时应尽早引入类似“诊断相关分类组(DRGs)”的概念,将患者人群进行分组,即同一类疾病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指导并规范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医疗服务中的不合理消费。
其次是医患关系对临床路径的影响问题。在国外,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有的权威;而在中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权威都不能和国外同行“相提并论”。不可否认,这部分是由医生自身水平和经验等原因造成的,但是医生的权威正受到挑战也是不争的事实。为避免医疗差错或者权责不清,相当一部分医生将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强加在病患身上。即使临床路径有所约束,但短期之内,中国医疗行业纠纷举证倒置的措施仍旧会促使医生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就患者而言,由于质疑医生的**方案而干扰临床工作流程,往往会导致临床路径偏离正轨。
再者,过去30年来,美国一直在尝试通过各种方法降低医疗成本,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中国而言,降低医疗成本的措施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国医院的管理层还得为医院的腰包不瘦增长而费心。因此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院腰包不瘦的影响也是他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近在**发布的近百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中,很多疾病的长住院时间都是短住院时间的两倍以上,这无疑为医院刻意延长住院时间保留了可能性。然而在国外,大部分疾病的住院时间都比中国临床路径规定的短时间更短。
小编点评:如何在中国的临床路径中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在有效住院时间内**疾病并节约费用,是亟需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阿星)
上一篇:进口关税阻碍莎莎在内地的市场 下一篇:**市场新式营销模式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