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指出火锅长历史已很八千年
- 张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有学者指出火锅长的历史已很过八千年。林乃燊在《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说:“(磁山和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鼎形缽,则是一个灶具和煮锅的结合体,可以离开旺塘,搬到任何地方去烧煮,增加了烹调的灵活性。这个鼎形缽腹深口大,是一个火锅,可见我们的祖先,吃火锅少已有八千年的历史。” 原始人对于旺的发现和“钻燧取旺”、“击石取旺”等技术的运用是促成这一饮食方式出现的根本原因,而陶器的出现更是为它提供了物质条件上的支持。因为有了陶器,肉类食品不仅可以在旺上烤,更增加了煮和涮的吃法,这就是火锅的滥觞。甲骨文有“ ”字,就是火锅的象形字。青铜器的发明和应用是*文明史上的一大里程碑,而在众多的青铜食器中,鼎是重要的一种,因为后来它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殊不知,鼎这种主要用于煮肉食的三足食具也是火锅的雏形。殷代出土的青铜鼎,很多都有烟熏痕迹,可见殷人对煮炖肉食很感兴趣,像司母戊大方鼎,则是殷王和贵族宴饮时煮肉的特大火锅,一只小牛都容得下。
周秦两汉时期流行一种烹饪法,就是把鸡肉、猪肉等放在沸水中汆(《辞海》:cuan,烹饪法的一种,把食物放在开水中稍煮一下),又叫做“濯”,马王堆汉墓遣策上就有“濯鸡”、“濯豚”。如果是“稍煮一下”,就和今天的涮肉很像了。 这段时期内中原汉族和少数的饮食文化交流也很密切,其中突出的是“羌煮貊炙”,享誉于中原,而所谓“羌煮”指的就是发源于西北诸羌的涮羊肉。 东汉墓葬中出土的“鐎斗”为火锅的存在提供了物质证据,因为根据文献所考,“鐎斗”的用法是放在旺盆中以炭旺温食,这和今天所见的以木炭作燃料、带旺上桌的火锅吃法简直如出一辙。三国时期出现了所谓的“五熟釜”,即今天所说的多味火锅,一只锅内分为五格,各有不同味道的汤料,可见火锅的吃法已经大大进步了。同时,火锅容器也有了改进,北齐《魏书》中记载:“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
小编点评:有学者指出火锅长的历史已很过八千年。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倡导奶业一体化 提升服务能力 下一篇:火锅各派的特色各有各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