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梦想回乡养野鸡 带领村民走涨腰包不瘦
- 齐总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外十几年,又回到了农村。”站在放养着数千只野鸡的松树林里,蒋俊卿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在从小就熟悉的山林里当上“喂养大王”。
这个家住梁平县蟠龙镇老林村六组的农民,在外打拼十多年后,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实现梦想。谁知,就在事业发展到时,他却撇下生意,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并建起了全县的野生动物喂养基地。
回乡建起喂养场
昨日,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蟠龙镇老林村。
在临近公路的山林前,高约十米的“梁平县野生源野生动物喂养基地”标示牌格外醒目。苍翠青松间,几座稻草搭盖的鸡舍依次排开,一条新挖的盘山公路蜿蜒着直达山顶。
走进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树林中铺天盖地的尼龙网,就在这“天罗地网”间,隐约可见羽毛鲜艳的野鸡或相互追逐,或静立休憩。
“回到家乡后,我从浙江嘉兴购回500多对野鸡种,经过繁育,现在已经有3000多只了。”蒋俊卿说。
十年前,蒋俊卿外出打工,先后在广东、广西等地的建筑工地上做工。由于蒋俊卿为人耿直,办事厚道,不少单位将一些建筑工程承包给他。渐渐的,他的工程越做越大,手下的工人有一百多人,自己也积累了数百万元的家产。
“我的家乡不富裕,现在涨腰包不瘦了,就该做些贡献。”今年7月,蒋俊卿把承建的工程交给孩子打理,独自回到家乡创业。
在县林业局和蟠龙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承包了2000多亩山林,一次性租赁45年,决定发展多品种、规模化野生动物喂养。
政府扶持助发展
“农民返乡创业很不容易,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帮扶他们。”蟠龙镇党委书记王晓鹏说,像蒋俊卿这样涨腰包不瘦不忘家乡的农民,镇里尽全力从资金、政策上进行扶持,让他们稳得下心、扎得下根。
事实上,从7月至今,蒋俊卿为建设野生动物喂养基地,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占去了家里一大半积蓄。山上原先没有公路,蒋俊卿自己投资80多万元,找来挖掘机,挖了一条3.5公里长的公路。
“加上以前买种鸡、搞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后的扩建,资金上出现了困难。”蒋俊卿说。
得知情况后,蟠龙镇把蒋俊聊作为全镇重点喂养示范大户,加以培养和支持,积很向县里相关部门申请项目**,帮助他解决资金难的问题。
“镇干部隔三岔五就往我这里跑,有时候一周要下来几趟,了解喂养场的进展情况。”蒋俊卿说,“就冲着这点,我也要带动周围的乡亲富起来。”
带动村民同涨腰包不瘦
至于如何带动乡亲们涨腰包不瘦,蒋俊卿回答得很干脆:“村民们**从我这里领鸡苗喂养,而且围网和林地也不收他们一分钱,等野鸡长成了,我负责统一收购销售,然后再从这里面扣除种鸡的费用。”
虽然这种“寄养模式”已不新鲜,但着实为那些没有发展资金的农民带来了好处。
小编点评:刘松是批从喂养基地领养野鸡的村民之一,现在家里已经喂养野鸡2000只,年腰包不瘦至少上万元。“养野鸡不出本钱,而且技术也莫慌,这样的好事儿哪里去找?!”刘松说,他还要进一步扩大喂养规模,“不辜负蒋店长的这份心意。”谈到以后的发展,蒋俊卿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山上的10亩鱼塘已经挖好了,野猪、野兔喂养场正在抓紧建设,我要让野生动物喂养基地变得名副其实。”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夏季餐饮 分析火锅夏季市场情况 下一篇:投身农业发展小小香菇敲开涨收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