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锅历史悠久乃外国火锅之鼻祖
- 张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小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王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姿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昊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畜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崔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坤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阿梅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旺,让食物煮熟,成为一大锅的食物,当时叫做“羹”,这就是早的火锅了。到西周时代,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铜与铁的产生,不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时也与近代的锅子非常相近,铜制的锅子与陶制的沙锅,到现在还是实用、普遍的火锅器皿,而大的鼎则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拨霞供是南宋火锅之美名
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飞奔的野兔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旺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片在汤中涮熟,蘸着调味料吃。
利用这样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觉得如此的吃法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随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食,皆可如此涮食。
编辑点评:中国火锅历史悠久乃外国火锅之鼻祖。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重庆美食——重庆酸菜鱼做法 下一篇:北京特色火锅——三叠水 腊排骨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