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美食餐饮>农业知识:河蚌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农业知识:河蚌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赵海璇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导读: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壳质薄.易碎。两壳膨胀,后背部有时有后翼。壳顶宽大,略隆起,位于背缘中部或前端。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胶合部窄,无齿。斧足发达。雌雄异体。

河蚌疾病防治

1.蚌源尽量做到质优,自繁、自育、自养,尤其是三角帆蚌。要严防疫区蚌源及疫水的传入,堵病源的传染蔓延。

2.接种(插片)前严格剔除病蚌。插核蚌进行一次预防药浴,事先用四环素药液浸洗手术蚌,能提高。手术时,应给手术员配置2套手术工具和专门设计消毒水,轮流消毒使用。每接种1只蚌,工具马上消毒1次。

3.严禁使用海绵揩片。已经插过片的蚌未入清水池暂养5一7天或更长些时间,再移入育珠场水域。

4.为控制育珠场水域不受污染,从4月起,每半个月(或1个月)用生石灰泼洒1次消毒。用量为每100平方米用量1.5千克,兑水泼洒全池,这可杀死塘中的部分昆虫、青泥苔及各种蚌病的病原体。

5.每年刷蚌2次(清明和冬至各1次),刷蚌后随即浸浴。严禁中期(5~10月)翻搬珠蚌。

6.发病季节勤检查,及时取出病蚌药浴,死蚌坑埋(上撒石灰粉或漂白粉消毒),严防死蚌落入水底。发现病蚌要及时转移,并用3%食盐水浸浴20分钟或用万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以杀死病原体。

7.实行育珠水域轮作制,每4~5年更换一次育珠水域,并将此水域进行一次清塘消毒。

8.由于三角帆蚌很易生病,且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控制,因此应更加注重预防工作。

(二)蚌病的**

1.三角帆蚌嗜水气单胞菌病

〔病原和病症〕病原为。病蚌体内有大量黏液排出,喷水无力,排粪减少,两壳微开。严重时,闭壳肌失去功能,两壳张开,胃中无食,晶杆缩小或消失,不久即死亡。发病高峰为5~7月,水温23~30℃。此病来势猛,死亡快。

〔防治方法〕

(1)每只蚌注射1毫升0.1%~0.2%的四环素。

(2)每只蚌注射1毫升0.1%~0.2%的霉素。

(3)用5~10毫克/升呋喃唑酮浸泡0.5~2小时。

(4)蚌毒灵;每10只蚌用5克挂袋;用1毫克/升全池泼洒。

(5)每只蚌注射1毫升0.1%一0.2%的霉素加氢化可的松合剂(每毫升注射液内含氢化可的松50一100微克)。

2.水肿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病蚌的外套膜、斧足等部位水肿,闭壳肌松弛。

防治方法

(1)每只蚌注射1毫升0.8万单位的盐酸金霉素。

(2)每只蚌针筒喷体3毫升0.1%~0.2%的四环素。

(3)用2%呋喃西林浸浴5分钟。

3.烂鳃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病蚌鳃丝残缺不全,局部腐烂,闭壳肌松弛,两壳张开。一般4~6月或8~9月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1)每100平方米水体用1.5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

(2)每只蚌注射盐酸四环素1000~4000单位。

4.肠胃炎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病蚌不吃食,肠道发炎,消瘦,两壳微开。

防治方法

(1)每只蚌注射1毫升0.2%金霉素。

(2)用2%~4%食盐水浸浴0.5~2小时。

(3)每100平方米用1.5千克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

5.侧齿炎

〔病原和病症〕病原为。病蚌侧齿(即续合齿)发炎,呈黄色,影响两壳团合。

[防治方法]

(1)每只蚌注射1毫升0.1%一0.2%的金霉素。

(2)用0.l%-0.2%多菌灵浸浴10~15分钟。

6.三角帆蚌‘蚌瘟病”

〔病原和病症〕病原为病毒。只侵害2龄以上的已植片与未植片的帆蚌。当年死亡率可达80%左右。病蚌排水孔与进水孔纤毛收缩,鳃有轻度溃烂,外套膜有轻度剥落,排粪减少,肠道壁轻度水肿,晶杆体萎缩或消失。多发生在夏秋两季。

防治方法

(1)每100平方米用1.5~2千克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

(2)用壳角蛋白结合剂GE和CC-抑制剂2种同时泼洒,浓度分别为0.5毫克/升和0.2毫克/升。

(3)每500克蚌注射血卟啉1毫克。

7.水霉病

〔病原和病症〕病原为。病蚌蚌体受伤感染引起。患部有棉毛状菌丝,故称“生毛”。

防治方法

用1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浓度浸浴1~2分钟。

8.水蛭

〔病原和病症〕病原为寄生虫。水蛭寄生在蚌的外套腔和鳃瓣上,吸取体液和血液,轻者影响健康,重者死亡。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2)育珠蚌入塘前,用10一4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治3~5分钟。

9.营养不良症

病因和病症 病因为营养不良。病蚌体质差,斧足消瘦,喷水无力,闭壳肌关不紧。

〔防治方法]每只蚌注射l毫升0.5%葡萄糖酸钙。

10.青泥苔

〔病因和病症〕病因为池中生长青泥苔。青泥苔附生在贝壳上,妨碍蚌的摄食和呼吸,并使水变瘦。

〔防治方法]喂养期间,要清除青泥苔,多洗刷蚌壳。

11.湖淀

病因和病 症湖淀黏附在鳃瓣上,影响呼吸。

防治方法 用铜全池泼洒,浓度为0.5毫克/升。

12.水质老化

病因和病症 内塘由于长期喂养育珠蚌使水质不断恶化。影响蚌的生长。珍珠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一般喂养4一6年就会出现水质老化。

[防治方法]

(1)经常灌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2)实行轮养制,喂养育珠蚌4一5年后的塘不再养育珠蚌,让其休养生息,恢复水质。

(3)清除塘底淤泥,用生石灰清塘。

小编点评:河蚌疾病防治:1.蚌源尽量做到质优,自繁、自育、自养,尤其是三角帆蚌;2.接种(插片)前严格剔除病蚌;3.严禁使用海绵揩片;4.为控制育珠场水域不受污染;5.每年刷蚌2次(清明和冬至各1次),刷蚌后随即浸浴;6.发病季节勤检查,及时取出病蚌药浴;7.实行育珠水域轮作制,每4~5年更换一次育珠水域,并将此水域进行一次清塘消毒。8.由于三角帆蚌很易生病,且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控制,因此应更加注重预防工作。

(责任编辑:丿丨丨)

标签:

上一篇:刚刚开家火锅店就遭遇恶性竞争 下一篇:吃火锅时喝点酸奶是对还是错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