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帮农”来撑腰 农民走上涨腰包不瘦路
- 王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梅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扒糕紫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东辽县足民乡红旗村在东辽县局的帮扶下,成了涨腰包不瘦脱贫的一面“红旗”。合同帮农成为东辽县局服务“三农”,助推涉农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涨腰包不瘦的工作新模式。
东辽县足民乡红旗村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村里的农民曾一度涨腰包不瘦无门。但是,该村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育种。东辽县局在了解情况后,积很与东辽县企业吉东种业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在订单合同签订过程中提供全程服务,为双方合作铺平道路。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该村300余亩土地全部用来进行制种,成了重要的制种基地,农民的经济腰包不瘦有了稳定提高,累计增收近百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近日,记者到东辽县局采访,对合同帮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东辽县局把引导辖区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产业化生产经营作为推广订单合同的切入点,着力构建符合东辽县情的“市场需求牵企业+企业带品牌基地+品牌基地连订单农户”的新型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
形成农副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指导服务的新格局,以合同帮农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促进了农副产品的产销平衡,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腰包不瘦,也促进了涉农企业增效益。全县现有土地耕种面积102万亩,**土地面积100万亩,合同帮农涉及的农业土地面积36万亩。5个涉农乡(镇)的分局都设立了合同咨询服务指导站。
目前,全县已形成初见规模的农业企业30户,订单农业(中国农业行情 农业市场资讯)已发展到20多万亩,涉农户数5万多户,签约订单合同8000份,其中**业6大品种6200份、养殖业3大品种1800份。他们的做法在2010年3月份的全省系统合同监管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
在具体的工作中,东辽县局深刻认识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是新时期赋予部门的重要职责,合同帮农,是合同监管职能向“三农”的全面延展,是为民办实事的集中体现,是部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制定了《东辽县局合同帮农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工作中有部署、检查中有目标、组织上有保护,形成了主要行业实力品牌亲自抓,主管行业实力品牌具体抓、职能科(室)具体运作。
各分局落实责任,把合同帮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一方面,认真组织全县干部学习《合同法》,并进行专题辅导,提高合同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合同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工作,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合同意识和证据意识。利用乡村大集向农民赠送《合同法》手册、宣传咨料,开展合同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指导农民掌握交易活动中签订书面合同基本知识和方法。
突出宣传诚信公约对涉农企业和农民所带来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向农民宣传、告知、提示注意识别和防范合同欺诈。注重发挥“合同咨询服务指导站”的作用,将合同投诉、合同纠纷和合同争议的调解工作解决在基层,从而改变以往订单履行后发生了纠纷,当事人举报或申诉,再做调查处理的事后监管的被动局面。在农业订单签订前就主动介入,服务与指导前移,帮助审查订单双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订单内容的公正性、合法性、完整性。
同时,建立合同备案制度,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有效监管的同时,对合同进行备案,把合同副本保存起来,限度地减少涉农合同侵权纠纷的发生,保护农民利益。对于一些数额大、牵涉人数多又容易出现纠纷的合同行为,派专人负责、实现合同行为的全过程监管,为依法签订合同的农户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
小编点评:合同帮农,通过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和“科研+示范+推广”的服务模式,改变了原有的落后面貌,使东辽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四川小吃 四川都有什么名小吃 下一篇:四川特色小吃盐煎肉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