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简单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 周文杰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姚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指责产业过剩的一个重要理由是通过阅读数据获得的证据——“产业**下降,产能过剩”。因此,得出结论——产能过剩是危害产业发展的。二者是一一对应关系吗?
如果这样找对应关系,我也可以从相同的数据来源中找到另外一组证据——“产业**下降,消费者日益增多”。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消费者增多对产业发展有害。这个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举这个例子要说明的是,产业**下降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说产能过剩导致了产业**下降,这需要产业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证实。
从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在成长期就进入了**下降阶段,并且迅速接近国内外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汽车工业有自己的特征,不能简单地用国外的东西套中国市场,更不能在没有读懂数据背后的诸多因素之前就简单地建立一种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汽车产业在经济中地位之显要,简单从事的风险太大了。产能过剩与**下降会有关系,但是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值得商榷。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限小”、“征收汽车占地费”等等,政策制订者的理由是,“限小”可以减少交通流量;“征收汽车占地费”可以建停车场、可以限制消费的过快增长。结果如何?0.8~1.0L轿车销量照样增长,因为人民的消费能力提高了,人们要改善出行条件。“限小”政策直接的效应是,社会上有多少小排量车的保有量,就有多少对政策制订者的埋怨声。“征收汽车占地费”很难多修停车场,因为城市是相对刚性的,收费者没有能力拆毁已有的建筑改为停车场;给新车购买时增加费用,在经济增长之后汽车消费能力增长这种经济规律面前,简直是螳臂当车,其代价是政府形象受到损害。这两个例子都是一个思维模式——依据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设立某种政策,而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有时成立是有条件的,有时根本就不是对应关系。而以这种思维模式推出的政策,代价是政府的公信力。
小编点评:相信,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上涨都会造成行业**下降,而且比产能过剩对**下降的影响来得更直接。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汽车产业产能是否过剩? 下一篇:产能过剩有利于产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