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养牛要向管理要效益
- 陈德会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慧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茂刚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草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傅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叶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峰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比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无论过去养牛为耕地,还是今天养牛为涨腰包不瘦,能在牛舍建设以及管理上下工夫的为数不多,大多仍以放养为主,从不管冬冷夏热。即使有地可养,也愁于没有管理技术而惧养。
“去年我承包了25亩荒地,本来打算养牛,但我却是门外汉,对**技术不懂。如今看来,这些荒地真的要‘黄’了”。近日,来自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农民程建友就为此大伤脑筋。
现状:饲喂不定时 有啥喂啥
因缺乏科学养牛知识,大多数农村养牛者不是定时、定量、定质饲喂,而是忙了少喂,闲了多投,这直接影响到牛的*。
牛的*是有阶段性的,由于季节不同、生产用途不同,所需求的营养物也是有区别的。而山区养牛却普遍是有啥喂啥,什么营养搭配,养分互补等,统统不管,春夏秋赶上坡,到了冬季喂秸秆,形成了“夏饱、秋肥、冬瘦、春乏死”的恶性循环。
另外,一些养牛户认为,牛是草食牲口,以草为食,搭料不搭料无所谓,不论是怀孕牛、哺乳母牛、种公牛,还是役用牛,均很少给料,导致牛的生长性能很差。
因此,导师建议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乃为科学养牛的基础,必须认真实施,因此在冬春农闲时期,要“日喂3餐”,夏秋农忙时还应加喂。同时要做到实施合理调配,做到吃饱不浪费,提效果益,从而增加养牛户的经济腰包不瘦。
对策:加大肉牛**技术支撑
当下,农户饲养肉牛大多靠经验积累,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饲养管理也非常粗放,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不科学、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肉质差、安全无保护等问题。
因此,搞肉牛**的农民迫切需要在品种选择、安全追溯、饲养繁殖、疫病防治、牛舍建设、胴体分级等关键技术方面给予指导,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农户**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小编点评: 应及时为农民建立专门的肉牛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开展肉牛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在肉牛品种、饲养、屠宰分割、疫病防治、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形成一系列肉牛行业标准,并培养一批懂得肉牛业运行规则的专门人才和技术能手。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肉牛产业亟待走出困境 下一篇:稻草产沼气又有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