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为何不能绕过浪费问题
- 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近一段时间,北京的整治交通死命令一下,似乎每一个人都开始紧张起来。虽然说这样的紧张各不相同,但却能够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治堵后的交通,能不能更好的惠顾百姓的利益。有了这样一个上下都共识的标准,也就需要有关部门所提出的方案,应该在规划落实等方面,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这恐怕才是北京交通治堵问题上,更需再探讨、再关注的问题。
北京的治堵,就需要在限制该限制车辆的基础上展开和实施,并很好的运用法律来平衡制理交通中的不平等问题。这才是能够上行下效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公车比喻为治理前浪费的话,就应该先怎样将公车消费降下来。而为治理后可能导致的浪费问题,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道路资源的平均使用问题,否则,仅能够做到了短期治堵,却造成了很多道路资源的浪费,恐怕就是再将额外收费定的高高的,也不会补偿基础浪费所带来的问题。所以说,北京治堵既然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上,那么就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研究治堵与解决公车问题、解决避免浪费问题,这才是从未来着眼的益处……!
应该说,制理交通只有有硬性规定,就会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然而,也要清醒的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对广大消费者有益!因为,涉及到社会大众福祉的交通问题,应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大众的亲身体会与切身感受,如果将制度以硬性的标准出台,或强行采取一刀切策略,难免会使大众的生活受到局限!同时,如果不考虑现有交通状况以及可发展交通的承受力,也难免会造成解决交通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以及更大规模的交通资源浪费,这两点都是需要新规定出台过程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小编点评:北京“治堵”为何不能绕过浪费问题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给企业造成的压力为何难以想象 下一篇:浪费现象必须考虑公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