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西藏农牧业发展
- 唐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立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琼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云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云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鹏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芳芳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久世姬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亿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莎莉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闻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是在全区上下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我区“十二五”时期要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为到2020年与各省市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区“十二五”时期的农牧业经济工作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抓好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据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精神,我区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总体上属欠发达地区,在各省市大多数地方都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时,我区还在为改造传统农牧业而奋斗。2003年以来,我区农牧业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但是截至2009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腰包不瘦3532元,只占各省市平均水平的68.5%,在各省市排第26位,居西部地区第七位,农牧民人均纯腰包不瘦低于130**的低腰包不瘦人口还有20.3万,占农牧区人口的8.8%,要在2020年与各省市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质上是全面建设农牧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关键在加快农牧区建设步伐。会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区能否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决于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而加快农牧区建设步伐和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把农牧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从以下四个“转变”入手:一是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二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由传统农牧民向新型农牧民转变;三是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由浅层次的组织化经营向组织化规模经营转变;四是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总量持平向结构平衡、质量安全并重转变。
二、加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开发力度
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要求,我们必须在新一轮发展中突破狭隘视野和思维定势,从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重点地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度的高原特色品牌,形成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生产力,努力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大区,这是近年来我区农牧业经济工作一直遵循的发展方向。2004年以来,我们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和“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打造亮点”的工作要求,集中整合区内各涉农部门资金及投资共计14.6亿元,在全区七地(市)、74个县(市、区)安排实施了无公害蔬菜、好青稞、白绒山羊、藏猪、藏鸡、奶牛**、牦牛及藏系绵羊育肥等12个产业项目及383个子项目。经过六年来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藏东北牦牛、藏西北绒山羊、藏中奶牛、藏中北绵羊、藏中好粮油、城郊无公害蔬菜、藏猪藏鸡7个特色产业带。2009年,我区特色农牧业项目区农牧民腰包不瘦增幅达20%以上,人均增收达647元。到目前为止,我区特色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职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的态势已经开始呈现。“十二五”时期,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把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支撑,继续按照“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区域优先突破”的方针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突破行业、部门、地域分割的格局,引导特色农牧业开发的工作重点从生产层面扶持向产加销多个层面扶持转变,从重视基地建设向通过扶持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和农户生产转变,从强化外延扩大向通过科技推动促进内涵扩大转变,从原产品生产向深加工产品生产转变,努力把我区打造成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
三、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近年来,农牧区各类民间流通组织、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各类专职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市场主体逐步成长,市场机制对结构调整以及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逐步增强。到2009年,全区各类专职合作经济组织375家,入社农户达31593户,在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连接生产与流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腰包不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农户、中介组织牵农户等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在我区农牧业生产经营领域中涌现。2009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1.5亿元、多种经营总腰包不瘦达40亿元,比2005年增长75%和66.7%。全区共扶持和培育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企业13家,其中7家农业产业化企业;扶持地(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约50余家。自治区级企业产值达14.4亿元,各级企业完成订单金额达1.5亿元,辐射农牧户3万余户,带动农作物种植20多万亩、畜禽**100多万头(只)。这些情况表明,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之一的经济合作组织架构已初步成型,以农牧业企业为的公司加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日渐成熟,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下了良好基础。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提出,要加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专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动农牧业要素投入集约化、产业经营一体化;要积很鼓励和支持农牧民群众在农牧区创业,带动农牧民群众就业。这是对我区下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区将加大农业产业化企业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扶持发展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导乡镇企业工作中心向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转移,更好地创新现代农牧业发展。同时,注重农村专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价格协商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专职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牧户与企业、农牧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四、进一步扩大特色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
市场是农畜产品货币化的环节,也是农牧民群众劳动力、生产资料投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要求,要大力度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融入各省市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由于高原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加上生产力落后、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市场上供应的农畜产品主要来源于内地省市,而我区自产的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指出,西藏先属于西部地区,只有争得在西部的出众地位,才能奠定在各省市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未来五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各地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不能有效占领区内农畜产品市场,就谈不上出众西部,谈不上融入各省市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跟上各省市发展步伐。
小编点评:加大特色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先要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提高市场供给率;其次要充分利用我区农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固有优势,通过打造绿色产业链和特色、特有产品品牌,宣传推广高原、纯净、绿色等消费概念,来扩大我区特色农畜产品的区内外市场占有率,增强消费对农牧业经济的拉动力,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鸡蛋价格坚挺 市民抱怨太贵 下一篇:加盟森宝食品 你让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