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罗非鱼产业“杯具”的一年
- 杨小艺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魏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2010年中国罗非鱼产量预计为100万吨,比2009年下降13%左右。这是在11月份第七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导师给出的罗非鱼产量预测数据。
透过冰冷的数据,依稀可见的是,罗非鱼产业这一年中的跌宕起伏。 2010年的罗非鱼产业,从年初频遇倒春寒,春苗难产、投苗死亡率高,喂养热情受挫;到年中链球菌再次来袭,产业人士却苦无良策;再到水灾重创海南罗非鱼产业,加工厂货源紧缺,鱼价良好和秋苗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剧……各类事件陆续发生,整年可算是热闹非凡。
如今,站在2010年的尾巴,再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这一年,希望能抓住一些发展的脉络,“温故而知新”。
先看看我国罗非鱼产业这近十年,罗非鱼产量以平均每年很过11%的速度递增,先吃螃蟹发生下降的年份是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重创了快速发展下的罗非鱼产业。但这也仅仅过了一年,在鱼价良好的驱动之下,产业迅速恢复。2009年,在喂养遭遇大范围链球菌病害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下,产量依然达到了新高。
但与此同时,这种大起大落带了产业的巨大波动,喂养户一方面经受着链球菌的“风雨洗礼”,发现罗非鱼变得不那么好养了,另一方面却始终看不见“彩虹”——加工厂无序扩张,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了加工厂之间的恶性竞争,罗非鱼出口价格不断下滑,造成了喂养户、加工厂的“双输”局面。罗非鱼产业就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中走进2010。
年初 频遇倒春寒 投苗受挫
2009年末,罗非鱼秋苗供不应求,因此今年各苗场也是瞅准了春苗市场,在年前就早早地做好了亲鱼的配对工作。但“人算不如天算”, 3月份开始,广东各家苗场就遭遇到频频而至的倒春寒的阻击,各苗场的生产计划也因此被迫延迟。番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忠强6月份时曾介绍,今年的低温和寒潮使得苗种生产推迟了半个月,“往年我们4月中旬就有苗出了,今年4月底批苗才出来。茂名市伟业罗非鱼良种场总经理简伟业也无奈地向本刊表示,天气不好,鱼苗发出去**也很低,所以自己4月份基本上没怎么出苗,“3月份的销量反而比4月份大”。
由于气候优势,春苗出苗时间早于广东一直以来是海南苗场的优势之一,但今天早春苗投苗死亡率的上升,也让苗场困惑不少。据了解,自今年3月底开始,海南文昌地区投放的罗非鱼苗便接连出现大面积发病情况,有些鱼塘的罗非鱼苗排塘率高达。用某苗场人士的话来说“今年文昌地区特别奇怪,不知道什么原因,投下去的鱼苗投一批死一批,补苗都补不及,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从外观来看,发病的罗非鱼苗多为7-8朝苗,发病症状以烂身烂尾、白嘴、大肚为主。与此同时,广东罗非鱼喂养重地珠海平沙也出现罗非鱼苗严重发病死亡情况,症状与以上描述的基本相同。而据介绍,今年赶早苗的喂养户拿苗放塘后**非常低,有的只有1-2成甚至全军覆没。
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场长周经明从事鱼苗繁育多年,他认为原因可能有四个方面:一是今年开春以来的气候特别不稳定,一直到清明前后气温还是忽高忽低,鱼苗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发病;二是放苗时没有做好杀虫工作,虫害特别是车轮虫侵袭所致;三是由于亲本退化或者气温多变导致所产鱼苗质量较差,免疫力低下;四是由于鱼苗在过筛时由于机械损伤出现伤口造成后续的病菌感染。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冬日暖身菜 骨汤什锦小火锅 下一篇:知道冬天吃火锅烫什么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