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染色后变“野生”
- 陈龙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珠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当今社会,虚假的东西太多了,连我们吃的一些东西都可能经过某种处理,让我们消费者寒心了一次有一次。黄花鱼又成为染色的目标,经过日落黄、柠檬黄等食品添加剂的“打扮”,黄花鱼不仅变得鲜亮新鲜,身价也跟着涨了。
流动摊位现染色黄花鱼?
日前,省城市民杨先生打电话称,怀疑自己买的黄花鱼是被染色的。“当时看那鱼黄灿灿的可新鲜了。”杨先生向记者描述,当时菜市场附近来了一个卖鱼的小商贩,鱼被放在黑色塑料袋子里供人挑选,摊主说是野生黄花鱼,价格只要4**/斤,正常的话应该百儿八十的。他看鱼个头挺大,就图便宜买了两条,但洗过之后颜色就没有买时鲜亮了,鱼肚子也变白了,他和家人嘀咕:不会是染过色的吧?
记者走访了省城市场发现,市场内的固定摊位未见染色黄花鱼,但在“游击”摊位上,有消费者遭遇了疑被染色的黄花鱼。
据海鲜市场一位李姓摊主介绍,当前市场上野生黄花鱼个头很小,售价在1**/斤左右,**的个头大售价在2**/斤—3**/斤,而同样个头的野生黄花鱼,价位是**的三倍多。咨询中,当记者提出染色之说时,商贩们都纷纷摇头表示,他们是固定摊位,干的是长期生意,信誉重要,不会做这种事。但打一枪换一地的“游击”摊位就不好说了。走访中,商贩表示,从杨先生购买的价位和大小来看,野生鱼的可能性很小。
姑鱼“上色”冒充黄花鱼
不管是消费者熟知的染色脐橙,还是染色的青豆,食品被染色不是以次充好就是为了卖相,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花鱼被染色是两者皆为。
“黄花鱼染色几年前就有了,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于黄花鱼染色,记者采访了一位在日照进行水产品**的**户。据他告诉记者,黄花鱼有**和野生之分,野生鱼颜色较黄两者很好辨认,其中大个头的野生黄花鱼较难捕捉市场供应较少价格也十分昂贵。一些商贩为了利益,将符合大小的**黄花鱼上色达到野生的外貌,卖得好价钱。不仅如此,更有商贩直接用外表相似的低价姑鱼上色,充当黄花鱼卖。
此外,市场上出售的黄花鱼都是冷冻产品,根据冷藏时间不同,鱼的新鲜程度也不相同,这种差异一般体现在色泽上,所以即使不充当野生鱼卖,染色后的鲜亮感也会吸引消费者购买。
采访中,对于黄花鱼上色使用的原料,该**户透露,使用为普遍的是日落黄和柠檬黄这两种食品添加剂,喷洒、浸泡都可以达到染色的目的。
水产品没规定
可用食品添加剂
据了解,日落黄和柠檬黄的确是消费者在食品外包装上经常可以见到的食品添加剂,那么黄花鱼使用食品添加剂染色真的如**户口中的对人体无害吗?采访中记者咨询了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某生物工程项目研究人员刘硕。
据介绍,日落黄和柠檬黄是合成色素属于食品添加剂,但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只标明了该食品添加剂可用于果汁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虾片、乳酸菌饮料等,虽然适用范围广泛,但并未标注出可以使用在水产品上。而且,明确表明使用量不得很过0.10g/kg。
“商贩自己进行染色,没有精细的称量工具,根本不能把握添加量,如果大量添加,消费者食用后会对大脑产生一定影响。”刘硕说道。
小编点评:消费者如果过量食用日落黄和柠檬黄等食品添加剂,会引起*等症状,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还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对孕妇及婴幼儿危害。真的让我们消费者寒心啊,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小编建议大家还是找选择一些经过食品安全局认证过的。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餐饮调整升级 迎来入市良机 下一篇:“谢师宴”将使餐饮业捞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