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妆品牌「DQ蒂珂」空穴来风?
- 刘小姐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事实上,全新药妆品牌「DQ蒂珂」并非空穴来风。
早先,当“中医药”以黑马之姿成为各大日化公司纷纷趋之若鹜的诺亚方舟,资生堂却在更大的“医药”范围内、针对更细分的消费人群开始了一场另类试验——2009年4月14日起在上海浦东新梅联合广场开始对外营业的“资生堂妍肤化妆品店”,是一家移植于日本东京“Shiseido Life Quality Beauty Centre”(资生堂生活美容吧)模式、针对肌肤疾病患者的药妆店,在各省市推翻传统。
从外观与名字看来均与一般专卖店无异的“资生堂妍肤化妆品店”,其药妆产品与服务对象是一个细分的领域。它专门针对那些深受白斑、青斑、红斑、肌肤凹凸不平及面容暗沉等各种肌肤问题困扰的人群,提供以粉底为主的一系列产品及美容方法咨询。
“目前大陆就我们一家,同时开张的还有台湾的两家。”资生堂消费者服务部的石立当时对《环球企业家》谨慎表示,“销售模式与日本方面还不相同,是否会统一和渗透是将来的课题。”
这是一项看似大胆且增加收入有限之举。“妍肤”店内,这些目前单品价位在160到190元人民币左右的药妆产品,在日本可卖至3000元日币以上,并设有专门的下行销售渠道。虽然在中国试行至今不过半年,其低价在资生堂的定位中尚处“公益”之列,但4月低调开张后,9月时预约已经排到了11月中旬,彰显着药妆这个细分市场的挖掘可能性。
事实上,因为“妍肤”所售药妆的特殊性与针对性,有不少销售渠道与个人前来询问是否可以直接批发或购买——很难说涉众面更广泛的「DQ蒂珂」药妆的全线引入不是源于此。
而在竞争激烈的日化市场,“药妆”市场早已是日化企业正在激烈争夺的新兴细分市场。
本土品牌**5年前业已试水,销售渠道从药店转向商场和超市。而近年来以家化佰草集为的“中医药”概念突然获得的的国内外性地位,使**这样的也纷纷因此受益。**集团去年的销售总额达到90亿元,虽然专柜月销售额两三千元的化妆品系列仍明显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薇姿、理肤泉、雅漾等外资药妆品牌在药房一个专柜的销售额可高达每月30万元。
但“中医药概念”对外资企业仍是一个需谨慎把握的潘多拉之盒。
宝洁在“润妍”中草药洗发水系列上就曾马失前蹄。以“中医药”的“黑发美”之效作为主要卖点的润妍,两年中的市场占有率不很过3%——这个数字,不过是飘柔市场份额的1/10.润妍终在2002年4月全面停产。
事实上,“中医药”的一大特点是因人施治,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消费者,而追求利益化的企业也不可能因人生产。在中医中草药元素的运作上,外资与本土企业在这之上的关系有如“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前者对中医药概念的传统缺失往往很难博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度。
显然,在药妆市场的争夺上,资生堂这一次避开“中医药”,走了一条稳中求变之路。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资生堂翻牌自己的百年形象 下一篇:借鉴日本模式的“妍肤”药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