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促销乱象何时了
- 张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宁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嘻嘻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日前,北京一药店从业人员向媒体爆料药店药品促销员的内幕:只经过7天的培训,穿上白大褂就可以卖药了。
选址好的药店,其促销员的腰包不瘦很可观,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位置偏的药店,促销员月腰包不瘦也能达到1500余元。
于是,“剂量大、很快就能看到效果、易吸收”成为了他们口中出现频率的词,一经他们的“金口”,一瓶几块钱的普通眼药水会在几分钟内被20多块钱的眼药水取代;3块钱的牛黄*片被说成吸收不如20块钱的另一种三黄片;1块钱的普通银翘片被顾客放回原地,而买走价格翻了20倍的精装银翘片。
如果说促销员依据厂家的药品能够给顾客对症荐药,倒也不会令人反感,可这些促销员工作口号竟是“只卖贵的,不卖对的”,而且还胡说八道:精装版的黄连素有消炎效果,简装版的就没有;成人与小儿的用药剂量虽然不一样,“剪一半吃,没问题”……
有人说,生产厂家对此负有相当大的管理责任,可促销员在药店上班,厂家管理者也不大可能天天到药店督查,而且销量越大,对厂家越有利,因此,指望厂家解决此问题是不现实的,只能希望药店正本清源。
也有人说,既然促销员穿上药店的整体制服,那么就要遵守药店的规章制度。由药店对这些促销员进行必要的药品导购服务培训,对症、合理荐药,根据顾客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都说与其消费档次相对应的药品,不再一味都说贵重药品,让促销员回归到与营业员的工作职责中,真正成为药店销售的助推器,而不是“骗人高手”。
小编点评:笔者认为,药店可与厂家达成友好合作,厂家不妨把用在促销员身上的费用转给药店,对店员加强药学服务的培训,这样既符合规定,又能双赢。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美容业如何作好营销? 下一篇:健康活动,缔造药店健康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