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终端需创新及事件解析
- 张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而服装行业在近段时间却频繁发生各种事件,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一解说。
服装行业——“毒”事件
这是继一个月前发布报告称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多家运动品牌服装的供应商向中国江河排放环境类物质后,本月的23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其的调查报告,称耐克、阿迪、李宁等国内外国内品牌的产品中含有“环境”,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
尽管有毒服装听上去并不新鲜,早已有之,但国内外服装品牌“染毒”,很多人还是次听说。这或许说明,走在时尚前沿的服装品牌供应商和产品,之前并不是没有毒性,而是毒性没有被发现。可见,消费者付出高昂的消费成本迷恋某些品牌,却对品牌产品的毒性不了解,是很悲哀的事情。
除了让人感到失望,还让人十分不解。这些品牌服装供应商向江湖排放有毒物质,环保部门为何没有及时发现,而是公益组织——绿色和平发现?这究竟是因为环保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因为很多重污染企业比服装企业毒性更大,对服装企业监管不过来?或是因为我们的检测标准太低?值得追问。
显而易见,服装之毒或者说时尚之毒由一家公益组织送检后公布,而不是由政府部门检测和公布,一定程度上说明有关部门不作为。各种污染事件频发,已经把某些地方环保部门不作为暴露无遗;如今,服装企业也在*,是环保部门不作为的又一佐证。
目前,在绿色和平公布的名单中,只有个别企业作出“去毒”承诺,大多数企业依然保持沉默或否认。我以为,作出承诺的企业能否兑现承诺值得关注,对于作不“去毒”承诺和否认的企业,既需要舆论监督发力,更需要相关监管部门“亮剑”,否则,这些服装企业就可能把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不放在眼里。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上秋装了瞧瞧今年的流行趋势 下一篇:棉价大幅下挫 纺织服装出口面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