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营销渠道的发展历程及变革
- 唐业劲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强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夏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男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焕廷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苑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芳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渠道的变局,或许能使行业焕发生机。随着厂家个体对商超渠道自营力量的收缩,另一股渠道整合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农机企业营销渠道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企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依据环境变化,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宗旨,不断对营销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
我国农机企业营销渠道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渠道网络,完善销售体系,市场营销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农机企业营销渠道建设的历程也是农机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一起见证了农机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持续创新。从整体上看,近50多年来我国农机企业走过了行政推动、计划经济,机制转换、体制转轨,市场导向、深化改革,资源优化、战略整合四个发展历程。企业营销观念也经历了生产导向、产品导向、销售导向、市场营销导向四个前进阶段。
计划经济阶段:1980年以前,农机企业处于行政推动、计划经济时代,销售观念处于生产导向阶段。1980年以前,为了支持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的需要,主要农机企业生产的产品由统一分配包销,企业没有自销权,经营企业没有选购权。每年召开两次产品订货会,签订供货合同。企业销售管理主要是以产定销,销售宣传也仅仅向用户提供产品使用保养说明书、产品少件目录、样本和结构图册等资料。
双轨制阶段:从1981年到1994年,农机企业进入机制转换、体制转轨时代,销售观念处于产品导向阶段。1980年,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模式,由企业直接面对用户,对产品销售以销定产,产品销售计划成为组织生产、供应、销售的主渠道。我国农机企业一拖集团公司在认真总结十年营销工作的基础上,借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等国外大财团销售体系的构成原理,于1991年3月正式提出了完善销售网络,健全销售体系的《完善提高销售服务中心(站、点)的方案》,对销售网络按经营能力、销量大小、资金状况、仓储条件、三包服务水平、信息反馈能力、产品宣传等综合实力进行综合评审,在各省市各地农机公司和农垦系统中,先后建立了140多个经销站点,成为当时农机企业渠道建设的标杆和导向。
市场化阶段:从1995年到2000年,企业进入市场导向、深化改革时代,营销观念处于销售导向阶段。在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的保护和引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进程加速,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加快,企业开始建立规范的营销网络。我国农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有计划地按照渠道网络成员单位的市场需求大小、资金、信誉、经营能力现状进行订货。
小编点评
部分企业以实行“退出式”的方式,对营销网络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年执行合同数量、售后服务未能达到营销网络规定或严重拖欠**的单位,视为自动退出营销网络。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餐饮渠道白酒销售收缩 专卖生意红旺 下一篇:“弱乱散慢”问题制约当前渠道建设